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
三次连续观察(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 |
| B.第二次观察前滴管中滴加的液体是清水 |
| C.第三次观察前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不能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进行,以防污染镜头 |
| D.在低倍镜下就可看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
下图甲表示酶促反应,而图乙表示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20mmol/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图甲中c和d是同一种物质,则a可能是麦芽糖,但一定不是蔗糖 |
| B.图乙中的曲线④表明,在特定条件下,物质a在2min内完全水解 |
| C.如图乙中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则曲线①温度为该酶的最适温度 |
| D.如图乙中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则曲线①酶浓度最高 |
图1表示物质扩散的图解,图2是设计证明图1物质扩散成立的实验装置。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水柱a将持续上升 | B.图甲中水柱a将先上升后下降 |
| C.图乙中水柱b将持续上升 | D.图乙中水柱b将先上升后下降 |
下列甲、乙、丙、丁四图是细胞或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以上四种结构中所具有的三种大分子有机物是DNA、RNA和蔗糖
B.在蓝藻细胞中有甲、乙同时存在而无丙结构
C.从结构上看,甲、乙、丙、丁都具有双层膜
D.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同时存在甲、乙、丙三种结构
下表是研究骨的成分与特性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
| 实验Ⅰ |
实验Ⅱ |
实验Ⅲ |
|
| 实验操作 |
鱼骨在稀盐酸中浸泡5分钟,用镊子夹出放在小烧杯的清水中冲洗后对折。 |
用镊子夹住鱼骨在酒精灯上充分燃烧后,放在培养皿中敲击 |
鱼骨不做处理,用手触摸、弯折鱼骨。 |
| 现象 |
骨能弯曲,有韧性 |
脆,易碎 |
紧硬而有弹性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于有机物可燃烧,实验Ⅱ与Ⅲ对照,说明骨的弹性与骨内有机物有关
B.由于无机盐溶于盐酸,实验Ⅰ与Ⅲ对照,说明骨的硬度与无机盐有关
C.综合实验Ⅰ、Ⅱ结果说明骨的化学成分只有无机盐和有机物两大类
D.综合实验Ⅰ、Ⅱ、Ⅲ结果说明骨的性质与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盐都有关
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决定此肽链合成的DNA分子中至少有多少个碱基数:
| A.3(q+1) | B.6(p -1) | C.6(q-2) | D.3(p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