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于20世纪初从中国引进大豆,其种植面积从6000多万亩增加到目前的4亿多亩,目前,美国已成为大豆的最大生产国、出口国。
材料二 豚草原产于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索诺兰沙漠地区,是一种全球性的公害植物。20世纪30年代随着货物运输和农产品进口,豚草开始传入我国并迅速蔓延。豚草是我国环保总局首批公布的16种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当含有豚草花粉的空气被缺乏抗体的人群吸入,哮喘、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随之而来。豚草是农作物的大敌。由于其生长迅速,竞争性强,可以压倒其他一年生植物的生长,独霸一方土地,可造成农田严重草荒,甚至颗粒无收。
(1)“外来物种引进”与“生物入侵”是不同概念。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外来物种引进”与“生物入侵”的区别
(2)说明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径。
(3)防治生物入侵,作为非专业人员,我们能做什么?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30. 根据资料完成问题。
资料一 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据有关报道和研究表明,赤潮与人类活动和环境污染有密切关系。
资料二



(1)请分析1980—2000年广东沿海发生赤潮的情况。
(2)沿海赤潮的发生频率受何种因素影响?
(3)试简单分析赤潮发生时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

阅读材料和图表,回答:垃圾已成为城市又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目前,城市周边地区的垃圾堆越来越多,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污染周围环境。其出路何在?这已引起有识之士的思考。

(1)城市对垃圾可以采用焚烧方式处理,该方式有哪些优点?
(2)法国有位哲人说:“垃圾是摆错了位置的财富。”对此,你如何理解?
(3)上图表示的是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处理系统示意图,在以下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选项,填入相应方框内。 

A.肥料 B.做工业原料 C.填埋、焚烧或循环利用 D.回收处理

,②,③,④。(填字母)

读下面“北京市空气质量周报”,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北京市空气质量周报
1998年12月11日至12月17日,北京市空气污染指数为286,空气质量属于Ⅳ级,首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
监测点位 首要污染物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定陵总悬浮颗粒物 88Ⅱ
车公庄总悬浮颗粒物 313Ⅴ
前 门总悬浮颗粒物 354Ⅴ
东四总悬浮颗粒物 301Ⅴ
天坛氮氧化物 218Ⅳ
奥体中心氮氧化物 234Ⅳ
农展馆总悬浮颗粒物 267Ⅳ
古城总悬浮颗粒物 305Ⅴ
全城总悬浮颗粒物 286Ⅳ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1)北京市的主要污染物有总悬浮颗粒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使城市空气污浊、烟雾弥漫,有时还可能出现___等大气污染现象,危害人体健康。
(2)造成城市大气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①____ _、②___ ___、③_ __
(3)表中空气污染指数最高的是前门地区,最低的是定陵地区,其原因是______(多项选择)。
A.城区人口多,燃煤量大
B.定陵地区地处山前地带,地下水丰富
C.城区高大建筑物多,不利于扬尘扩散
D.城区气温高,空气对流显著
(4)北京市要进一步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多项选择)。
A.植树种草,大力发展城市绿化
B.整治交通线路,保证道路畅通
C.实行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D.三环路以内限制使用燃煤炉灶

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资料二:见下图

资料三:见下图

(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________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__________月。
(2)出现混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C.连续的阴雨天气 D.近地面可能存在逆温现象

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分析原因。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资料:见图。

根据所给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 。(填正确项字母)。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其产生的原因是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