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某企业生产M商品20万件,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现为300万元。2014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了1/3,货币贬值20% ,该企业生产的M 商品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现比2013年增加100万元。若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4年的劳动生产率比2013年提高了( )
| A.50% | B.60% | C.80% | D.100%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这表明( )
| A.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
| B.经济发展一定会带来人的全面发展 |
| C.经济与文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
| D.文化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同步 |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是20世纪60年代“铁人”王进喜催人奋进的话语。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新中国石油工人开发了大庆油田,粉碎了国外敌对势力用“洋油”卡我们的脖子,扼杀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企图。上述材料表明,先进文化( )
| A.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 B.文化能够增强精神力量,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
| C.文化本身是物质的东西,有了文化就会有一切 |
| D.能够健全人的人格 |
近些年来,美国文化产业的经营总额高达几千亿美元,其中,好莱坞的巨制电影、三大电视网的娱乐节目、时代华纳的流行音乐更是侵占了营业额的大头。在每年美国商品的出口项目当中,文化产业视听产品的出口额(紧随航空业和食品业之后)总是名列前茅,它同时为美国国内提供了1700多万个就业岗位。就拿纽约市来说,唯一能与华尔街的经济效益抗衡的恐怕只有文化产业了,每年就约有上百亿美元的资金在文化市场中流通。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直接体现了( )
| A.文化与政治的关系 | B.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
| C.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 D.文化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
当前,许多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越来越多地起着潜移默化的推动促进作用。脱离文化的发展,任何企业的发展都很难进行。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
| A.企业文化是企业生产与经营的目的 |
| B.企业有了文化,就一定能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
| C.企业文化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把企业成员凝聚起来的纽带 |
| D.企业经营者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在1980~1998年间,印刷品、文学作品、音乐、视觉艺术、摄影、广播、电视、游戏及体育用品的年贸易额从950亿美元激增至3880亿美元。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多媒体、软件和其他版权产品的贸易。材料表明( )
| A.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支柱产业 |
| B.文化产业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 C.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潜力巨大,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途 |
| D.文化产业对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