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斯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做了如下实验:
| |
第1组 |
第2组 |
第3组 |
第4组 |
| 实验处理 |
注射活的R型菌 |
注射活的S型菌 |
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菌 |
注射活的R型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 |
| 实验现象 |
小鼠不死亡 |
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 |
小鼠不死亡 |
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 |
下列关于此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的关键现象是第4组小鼠死亡并分离到S型活细菌
B.对第4组实验的分析必须是以1-3组的实验为参照21世纪教育网
C.本实验说明R型肺炎双球菌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转化
D.本实验结论为“DNA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
下列结构和物质,可以成为人体第一、二道防线,参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①骨髓②扁桃体③淋巴细胞④抗体⑤皮肤、粘膜⑥吞噬细胞⑦杀菌物质
| A.①③④⑤⑥ | B.③④⑥ |
| C.①②③④⑥ | D.⑤⑥⑦ |
如图为一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已知ab = bd,则分别刺激b、c两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能偏转()次
| A.b点2次,c点1次 | B.b点1次,c点1次 |
| C.b点1次,c点2次 | D.b点2次,c点0次 |
目前,酶已经大规律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属于酶应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的是()
| A.酶对有机溶剂不敏感,但对高温、强酸、强碱非常敏感 |
| B.加酶洗衣粉因为额外添加了酶制剂,比普通洗衣粉更易污染环境 |
| C.固定化酶可以反复利用,但在固定时可能会造成酶的损伤而影响活性 |
| D.酶的催化功能很强,但需给以适当的营养物质才能较长时间维持其作用 |
在一个变化剧烈的生态系统中, 生存机会最多的种群应是()
| A.个体数量最多的种群 | B.个体体积最大的种群 |
| C.个体间差异最大的种群 | D.个体间差异最小的种群 |
用含14C的二氧化碳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其转移途径应是()
| A.CO2 →叶绿体 → ATP |
| B.CO2 →三碳化合物 →ATP |
| C.CO2 →三碳化合物 →葡萄糖 |
| D.CO2 →五碳化合物 → 葡萄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