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人物的演讲稿,是后人研究历史的珍贵史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一国国民被迫行使起义权时,对暴君来说,国民回到了自然状态,暴君怎么还可能引用社会公约呢?他已经把公约销毁了。……路易应当死,因为祖国必须生。
——罗伯斯比尔《路易应当死,因为祖国必须生!》(1792年12月3日)
材料二 我们也有东西,一定可以胜过他,……我们的主义思想,亦要比他新,……我们为自卫为公理而战,这种战争,是为义战,义战是战无不胜的。……我们一定要团结统一,来抵御外侮,来完成我们自己的使命。
——蒋介石《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1934年7月13日)
材料三 美国当时突然发现,苏联军队正在东欧建立政府;而原来许多美国人认为美苏关系会是合作关系,但结果却变成了敌对关系。
——基辛格《在北京外交学院的演讲》(1983年11月9日)
(1)材料一中,罗伯斯比尔主张处死国王,他依据的是启蒙思想家的哪一学说?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启蒙思想对资产阶级的政治活动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蒋介石在演讲时面临着怎样的时局?他认为抵御外侮要靠哪些“东西”?
(3)材料三反映了二战后最初10年怎样的国际格局?当时苏联采取了哪些与美国针锋相对的措施?面对当时美苏的敌对关系,中国奉行什么外交政策?
(4)在研究历史时引用历史人物的演讲稿应注意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他力图在实践中推行德尔菲关于限度与节制的训导,将其运用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一个被贫富纠纷所撕裂的城邦中引入一种社会平等的理想。
——赵明《论梭伦立法》
他在诗中写到: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应当抑制你们傲慢的情怀,使它谦逊/不要以为要什么有什么,我们绝不会永远服从。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分为二十级爵);为私斗争,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宗师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以致“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所谓“商君相秦十年,宗师贵戚多怨望者。”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你得到的核心信息是什么?在政治上是如何实践它的?
(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的真伪,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3)根据两则材料说明改革内容的共同点,并从阶级本质上分析两次改革实行这一措施的原因。
(4)从上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中,你认为探究历史问题主要分为几个主要步骤?

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认为: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文明的历史意义比国家的意义更大。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请回答:
(1)指出导致1500年以前“文明遭遇”的主要历史事件。它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
(2)19世纪中期,西方工业文明对东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试概括其在经济、思想方面的主要表现。
(3)新中国建国初期在推动人类文明的交融、克服国际间的误解方面作出了哪些外交努力?
(4)综上所述,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文字的诞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字“马”的演变过程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时期,确实有持“汉字落后论”的人提出废除汉字、汉字拼音化(拉丁化)的主张,甚至极端地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将中国学术的不发达,经济的不发达都归罪于汉字。
材料三作为世界上生命力最长的文字,汉字保存了人类历史上最为丰富的文明记录。这些记录中不仅包括了汉语民族的,同时也包括周边民族的,匈奴、突厥、蒙古、党项等民族。朝鲜、日本、印度等国家的许多文明成果都是因为汉字才得以留存。
汉字不仅为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提供了交流的工具,而且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为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提供了对比、认知、借鉴,甚至是自我修正的对象。汉字所承载的一些基本理念,例如“民胞物与”“仁”“理”等等,为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选择的可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汉字的演变趋势。汉字逐渐演变成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书法艺术,请说出中国书法的功能。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二中全面否定汉字的观点。
(3)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有人提出,汉字是没有前途的文字。依据材料三,批驳这一观点。请你为信息时代汉字发展前途献计献策。

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她以“欢迎、沟通、展示、合作”为发展理念,历经150余载风雨,在全球12个国家的23个城市留下了光彩的回忆,中国也日益成为世博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
材料一19世纪前半叶,自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后,当时的英国在世界工业中一马当先,同时资本的高速聚集和运作,英国也成为当时欧洲金融的中心。……成立于1754年的英国皇家艺术协会历来承担国家展览会的组织工作,担任皇家艺术协会主席的阿尔伯特亲王具有一种与传统理念所不同的开明思想和创新精神。在他的组织下,成功举办了1847、1848年的工业博览会。1849年,艺术协会开始酝酿筹划规模更大的博览会时,阿尔伯特提出要求“博览会必须是国际性的、展品要有外国产品参加”的设想,……阿尔伯特认为:艺术和工业创作并非是某个国家的专有财产和权利,而是全世界的共有财产。
——俞力《1851年英国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纪实》
材料二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当时筹委会决定在巴黎造一座标志性建筑,最后著名工程师艾菲尔的方案获得了通过,建成高达300.51米的艾菲尔铁塔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该纪录一直保持到20世纪20年代),成为巴黎这座美丽城市的象征。……博览会期间有200多万人参观铁塔,包括英国皇太子、发明家爱迪生等名人,爱迪生在巴黎展示了他获得的约4000项专利,这使他成为巴黎世博会的中心人物。
——今日早报《世博零距离》
材料三 20世纪一些世界博览会简表(从1900年至1999年,共举办了28 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51年英国能成功举办首次世界博览会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这次盛会在交通方面还可能展示哪些新发明?
(3)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下半期与上半期相比,世界博览会发生了哪些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1 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二下图是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

材料三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
——《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这句话?“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是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民主”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所说美国的民主政体吸取了英法文明的哪些精华?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说说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