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 D2和20g18O2化合时最多能生成 g D218O,1mol D218O中含 mol质子,含 mol中子。
(15分)2013年以来,我国多地频现种种极端天气。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是导致极端天气的重要因素。
(1)用钌的配合物作催化剂,一定条件下可直接光催化分解,发生反应:
=2CO(g)+
△H>0,该反应的
S0(填“>”“<”或“=”),在低温下,该反应(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2)活性炭可用于处理大气污染物NO。在1 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100 mol NO和2.030 mol固体活性炭(无杂质),生成气体E和气体F。当温度分别在和
时,测得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表:
①请结合上表数据,写出NO与活性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上述反应在℃时的平衡常数为
,在
℃时的平衡常数为
。
计算=。根据上述信息判断,
和
的关系是。
a.b.
c.无法比较
③在℃下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不能改变NO的转化率的是____。
a.增大c(NO)b.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 d.移去部分F
(3)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下: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
②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在HI分解反应中使用膜反应器分离出的目的是:。
(4)开发新能源是解决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简称DMFC)由于结构简单、能量转化率高、对环境无污染,可作为常规能源的替代品而越来越受到关注。DMFC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通过a气体的电极是原电池的极(填“正”或“负”),其电极反应式为。
(14分) Ⅰ.已知向含有淀粉的酸性溶液滴加
溶液的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先变蓝色,然后褪色,发生的离子反应如下:
①()( )
=( )
( )
( )
( )
②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2)根据①②反应写出还原性粒子由强到弱的顺序.
(3)溶液刚好褪色时,则消耗的溶液的体积为.
(4)预测已知向含有淀粉的溶液滴加
溶液的现象.
Ⅱ.在密闭容器中,将碳酸氢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粉未加热至250,使其充分反应最后测得残余固体中两种化合物的组成分别为
和
,且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后中固体的成份及其物质的量是:.
(2)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和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3)反应后容器气态物质成分及其物质的量是:.
(15分,除标明外,其余每空2分)铜锰氧化物(CuMnO4)可以在常温下催化氧化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甲醛,因而对新装修的住房有益。
(1)基态Cu2+的电子排布式为。
(2)甲醛(HCHO)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它的空间构型为,1mol甲醛分子中含molσ键。
(3)CO常与金属形成羰基化合物,Fe(CO)5的结构示意图是;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离子分别是、。
(15分,除标明外,其余每空2分)由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炼制精铜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1)在反射炉中,把铜精矿砂和石英砂混合加热到1000°C左右,黄铜矿与空气反应生成Cu和Fe的低价硫化物,且部分Fe的硫化物转变为低价氧化物,该过程中两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反射炉内生成炉渣的主要成分是;
(2)冰铜(Cu2S和FeS互相熔合而成)含Cu量为20%~50%。转炉中,将冰铜加熔剂(石英砂)在1200°C左右吹入空气进行吹炼。冰铜中的Cu2S被氧化成Cu2O,生成的Cu2O与Cu2S反应,生成含Cu量约为98.5%的粗铜,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3)粗铜的电解精炼如图所示。在粗铜的电解过程中,粗铜板应是图中电极(填图中的字母);在电极d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若粗铜中还含有Au、Ag、Fe,它们在电解槽中的存在形式和位置为。
(15分,除标明外,其余每空2分)物质(t-BuNO)2在正庚烷溶剂中发生如下反应:(t-BuNO)22(t-BuNO)
(1)当(t-BuNO)2的起始浓度(c0)为0.50mol·L-1时,实验测得20℃时的平衡转化率(α)是60%。20℃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
(2)一定温度下,随着(t-BuNO)2的起始浓度增大,其平衡转化率(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已知20℃时该反应在CCl4溶剂中的平衡常数为1.70mol·L-1,若将反应溶剂正庚烷改成CCl4,并保持(t-BuNO)2起始浓度相同,则它在CCl4溶剂中的平衡转化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在正庚烷溶剂中的平衡转化率。
(3)实验测得该反应的ΔH=+50.5kJ·mol-1,活化能Ea=90.4kJ·mol-1。下列能量关系图合理的是(填字母)。
(4)该反应的ΔS(填“>”、“<”或“=”)0。在(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5)通过比色分析得到30℃时(t-Bu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在同一图中绘出t-BuNO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