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我国国有企业(非金融业)的家底。
年份 |
营业收入(万亿元) |
净利润 (万亿元) |
上缴税金 (万亿元) |
资产总额 (万亿元) |
所有者权益(净资产)(万亿元) |
2003 |
10.73 |
0.32 |
0.84 |
19.7 |
8.3 |
2011 |
36.79 |
1.69 |
2.99 |
85.37 |
29.17 |
2013 |
47.1 |
1.9 |
3.8 |
104.1 |
37 |
注:目前国有企业大多仍分布在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比较低,一些行业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重复建设,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董事会的考核和外部董事的选拔、任用和评价机制还不完善,国家监管机构、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之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理顺。
材料二:某省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指出:积极推进以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建设,强化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功能,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与总经理分设。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委派或推荐监事会主席和外派监事,与企业内部监事组成监事会。坚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收入与职工收入、企业效益、发展目标联动,行业之间和企业内部形成更加合理的分配激励关系。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上市。支持跨国经营,参与全球资源配置。
材料三:意见的制定过程中省委和省政府召开了40多场座谈会,征求人大、政协、企业团体、专家学者等600余人的意见,逐步取得了共识。省国资委按照“弱化、深化和强化”的要求,切实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企业党组织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开展了“我是党员我奉献”“创一流业绩、为党旗增辉”等主题活动。省人大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国企改革与发展的法规,同时,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进一步丰富监督形式,发挥监督职能,全力促进国企改革与发展。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意见中的措施对国企改革的积极意义。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党、政府、政协、人大和公民在国企改革应如何发挥作用。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其中财政改革是当今改革的最佳突破口之一。
2009年两会之后,我国“国家账单”首次以四张主要表格的形式“亮相”,迈出了推进中央财政预算公开的历史性一步。
预算公开的步伐逐渐提速。2010年两会之后,“国家账单”的公开范围从四张表格增加至十二张表格,科目更加细化、解释更加翔实。共计有70多个中央部门首次在其门户网站晒出“账单”。
2011年两会前夕,财政部要求基层财政部门加快晒出其专项支出“账单”,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陆续公布其“账单”。
“裸”、“全裸”、“一裸惊天系”,四川省巴中市白庙乡政府前不久向社会公开自己公务开支明细后,收获了一个响亮的正好——“全裸政府”。登陆白庙乡的网站,点击政务公开栏,任何人都可以查询到该乡的财政收支数据,尤其是刚刚公布的机关经费支出,不仅三公消费中的公款接待、公车消费,都有相关明细,甚至一块五毛钱的信纸花费都被列入其中,并且说明了每笔花费的事由、发生时间、经办人、证明人等等详细内容。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公开,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4月1日,掌管全国“钱袋子”的财政部率先公开2011年部门预算,并破天荒地将尺度扩大到“项”一级。
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说明政府部门公开预算信息有哪些重要意义?
(2)公民可以通过哪些制度了解政府的财政收支?
(3)公民了解政府财政收支应注意哪些问题?
现实生活中,我们几乎处处能感受到政府为我们提供的各种服务。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材料一 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中、俄、印、巴和南非)领导人举行第三次会晤。峰会以“展望未来、共享繁荣”为主题。峰会通过的行动计划提出,巩固金砖国家间已能开展的合作项目,开拓新的合作项目。
材料二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展望未来 共享繁荣》的重要讲话。他指出,要大力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推动各国共同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要坚持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做到一国内部的事情一国自主办;坚持团结互信、共谋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1)说明材料一中金砖国家合作的决定因素。
(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哪些具体内容?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图表:2006—2010年我国收入分配增长状况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把劳动报酬同劳动效率、生产要素收益和经济效率挂钩,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但也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为此,国家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1)图表中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材料一
注:① 2006年到2009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1.4%,2010年上半年增长11.1%。②2010年财政收入为预期值,各项支出为预算支出。
材料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央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力度逐年增大,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突出的亮点之一。“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的倾斜力度。
(1)分别描述图1、(含注)图2反映的经济信息,并揭示两图之间的内在联系。
(2)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我国加大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