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常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不当的是
| A.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 | 
| B.人居社区配置消防设备和设置消防通道 | 
| C.夜晚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 
| D.加油站、面粉厂附近严禁烟火 |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 
|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延长食品保质期 | 
| C.“洗洁精”有乳化功能,可用“洗洁精”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 
| D.甲醛能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可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防腐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 
| B.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无色 | 
| C.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红色变紫色 | 
| D.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 | 
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食品常充氨气防腐 | B.活性炭净水 | 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 D.不锈钢制炊具 | 
(届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如图所示,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转化为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 
| B.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发生了变化 | 
| C.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 
| 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 | 
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物质 选项 | 甲 | 乙 | 丙 | 丁 | 
| A | CO2 | CaCO3 | H2O | O2 | 
| B | NaOH | NaCl | CO2 | Na2CO3 | 
| C | H2O2 | H2O | O2 | MgO | 
| D | CaO | Ca(OH)2 | H2O | CaCl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