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同学们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积的大小④;物体运动的快慢.为此,小明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验证.
(1)实验中需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_______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实验______________是为了验证猜想①;
(3)对比实验甲和丙,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_;(填猜想因素的序号)
(4)小明利用图甲实验装置验证猜想③,须再把木块_______放,并按正确的方法拉动木块,发现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从而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_______(“有关”或“无关”).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上图中a.b所示。则图中__________(填a或b)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2)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_________℃。
(3)实验中可看到:水在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_________(变大、不变或变小)
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证明:水也能够传播声音。
请写出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
(1)实验器材:一个装有水和鱼的鱼缸、一块遮挡板
(2)实验步骤:
(3)实验分析与结论:
小明通过实验测量牛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_________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他按图中的甲、乙、丙图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_________g,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3)按甲、乙、丙图的顺序进行实验测得牛奶的密度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实验中,小红同学用天平测量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时误把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把牛奶和烧杯放在右盘,若他读出左盘中砝码总质量为140g,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为1g,则小红同学测量的牛奶和烧杯的实际总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g。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
小车由甲至乙 |
小车由乙至丙 |
小车由甲至丙 |
|
路程s/cm |
26 |
||
时间t/s. |
4 |
||
平均速度v/(cm/s) |
15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和小军用了A、B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进行了四次实验,并把实验数据及现象准确地记录在下表中:
凸透镜焦距 |
物到凸透镜 |
像到透镜距离 |
像的情况 |
|||
(cm) |
距离( cm) |
( cm) |
正、倒 |
大、小 |
虚、实 |
|
凸透镜A |
14 |
20 |
约47 |
倒立 |
放大 |
实像 |
30 |
约26 |
缩小 |
||||
40 |
约22 |
缩小 |
||||
60 |
约18 |
缩小 |
||||
凸透镜B |
16 |
20 |
约80 |
倒立 |
放大 |
实像 |
30 |
约34 |
放大 |
||||
40 |
约27 |
缩小 |
||||
60 |
约22 |
缩小 |
请你帮助他们通过比较表中凸透镜A、B的各类信息,写出相应的两个结论。
结论一:
结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