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将小球A、B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θ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图中的摆长L都相同,θ12,球A、B的质量mA<mB
(1)如图甲、乙所示,同时释放A、B,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表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   无关.
(2)如图甲、乙所示,观察到B球能将木块C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   
(3)图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丙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如图乙、丙所示,图丙中木块C滑行得更远些,由此可得出结论: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是测量“2.5V”小电灯正常发光时电阻的实验装置.

(1)在图的两个圆圈中填上实验所需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符号.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阻值处,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
(3)闭合开关后,发现电灯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较大,,此故障的原因可能  
(4)排除故障后,电压表示数如图所示为 V,要使小电灯正常发光,需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填“左”或“右”)端滑动.当小电灯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为O.3A,灯的电阻为(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把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让它冷却,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由于疏忽,她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帮助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时间/ 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 ℃
98
91
85
80
79
69
79
75
71
67
64
61

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
该物质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拿一支没有点燃的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操作的目的是,同时也证明了像与物体的大小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从远处逐渐向透镜的焦点靠近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光屏应向(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所成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蜡烛移到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请你比较甲、乙两图中平面镜与凸透镜所成的像的不同点:①;②

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小明在欣赏圣诞树上的小彩灯时发现,各小彩灯的连接方式为串联,当其中一只灯丝熔断,其他彩灯却仍能发光,如图甲,这是为什么呢?他仔细观察灯泡的构造如图乙,查阅得知细金属丝表面涂有绝缘物质;取一只完好的彩灯,按图丙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为7.5伏,数据及现象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压(伏)
0.3
1
2
4
6
7.5
电流(安)
0.06
0.10
0.12

0.20
0
彩灯亮度
不发红
弱光
较亮

很亮
灯丝烧断

请依据上述信息完成以下问题:
(1)第4次实验电流表示数如图丁,其读数为____A;
(2)从数据中发现,通过彩灯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其原因是__________;
(3)能证实灯丝支架与细金属丝之间有绝缘物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4)请依据彩灯结构及实验现象,推测彩灯串中一只灯丝熔断其他彩灯却仍能发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