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在我国主要包括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五省区,西南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四省市区。下图为古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示意图。

简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给我国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地理环境带来的变化。
辩证的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分析丝绸之路沿线开发给沿线地理环境带来的变化,简述新疆在新丝绸之路开发中的地理优势。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2月22日中午12时51分,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距离地表仅有4公里。
材料二

(1)新西兰是地震多发的国家之一,说明其地震多发的原因.
(2)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但C处附近有该气候的分布,其原因主要是
A.地形 B.洋流 C.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
(3)有人说D处的气候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请说明其理由。
(4)A、B、C等地是澳大利亚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其原因。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安徽省位于我国中部,南、北、东、西差异很大。
材料二

(1)比较右图中A、B两地气温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该省皖南丘陵区和淮北平原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较大,试从地形和气候方面说明其差异并分析其对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影响。
(3)D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试简述其原因。

读下面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5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示处地形的名称:
AB
CD
(2)在D、E、C、B三处中最适于修筑水坝的是

(每空1分,共5分)读“部分亚欧大陆轮廓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自然景观从A地到B地的变化,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
主要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形成的。
(2)图中从C地与D地自然景观依次呈现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从C地到D地所表现出来的地域分异规律在_____(低、中、高)纬度表现较为明显。
(3)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体现了分异规律。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图1),回答(1)—(3)题。
(1)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飞行的大气层是。(填字母)宇航员在飞行过程中与国家领导人清楚对话,说明本层的对无线电通信的作用。
(2)A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为层,本层气温分布特点是
(3)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大气成分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出现变暖趋势 B.SO2含量减少 C.臭氧增厚 D.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

读图2,完成(4)—(6)题
(4) 图中代表近年来地球大气中CO2含量变化曲线的是
(5) 这一现象会导致全球气温,近年来,地球大气中CO2含量增多的主要人为原因是。导致海平面
(6)下列关于这一现象带来的危害说法错误的是()
A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
B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C珠穆朗玛峰南坡的雪线高度不断下移
D 一些农作物的生产率将会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