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
区域 / 国家 |
GDP总量 百万美元 |
人均GDP |
GDP 比例 世界百分之 (%) |
1820年 |
清仁宗嘉庆二十五年 |
228 600 |
600 |
32.9 |
法国 |
38 434 |
1135 |
5.5 |
|
英国 |
36 232 |
1706 |
5.2 |
|
日本 |
20 739 |
669 |
3 |
|
德国 |
26 349 |
1077 |
3.8 |
|
美国 |
12 548 |
1257 |
1.8 |
|
1870年 |
大英帝国 |
265 000 |
|
24.1 |
清穆宗同治九年 |
189 740 |
530 |
17.2 |
|
英国 |
100 179 |
3190 |
9.1 |
|
美国 |
98 374 |
2445 |
8.9 |
|
俄罗斯帝国 |
83 646 |
943 |
7.6 |
|
法国 |
72 100 |
1876 |
6.5 |
|
德意志帝国 |
71 429 |
1839 |
6.5 |
|
日本帝国(明治时代) |
25 393 |
737 |
2.3 |
|
1913年 |
大英帝国 |
570 406 |
|
21.1 |
美国 |
517 383 |
5301 |
19.1 |
|
中华民国 |
241 344 |
552 |
8.9 |
|
德意志帝国 |
237 332 |
3648 |
8.8 |
|
俄罗斯帝国 |
232 351 |
1488 |
8.6 |
|
英国 |
224 618 |
4921 |
8.3 |
|
英属印度 |
204 241 |
673 |
7.6 |
|
法国 |
144 489 |
3485 |
5.3 |
|
日本帝国(大正时代) |
71 653 |
1387 |
2.6 |
(注:数据来自于相关参考文献。和其他一切对历史上的经济数值之评估一样,相关的计算可能有些或者不全然准确,仅供参考,但不影响答题。)
问题:观察材料,指出各国GDP数据变化反映出的特点及并分析原因。
“斯大林模式”一词由西方学者首先使用,泛指所有“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官方和学界从不使用这个词。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接过这个词用以概括整个苏联70年的历史,并且说:“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正在为自由的人们的公民社会所取代”。戈尔巴乔夫的上述言行
A.消除了与西方国家的矛盾 | B.否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
C.缓和了苏联国内社会矛盾 | D.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
(12分) 90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演变成了光耀千秋的“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踏上振兴中华民族的奋斗征程。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由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00 万,增至战后的200 万……文化斗争是中国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1915 年9 月,《新青年》杂志的出版,标志着彻底反封建文化运动的开始……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积极传播者。1918 年11 月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的爱国民主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写出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取得的初步成果。
材料三: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
——1920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
材料四“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起先锋队的作用,……但是光靠它是不能打败敌人的,因为它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家大众。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
——1939年5月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2)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孙中山与毛泽东观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材料五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不仅表现在1919年5月,而是贯穿在整个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在五四运动和由五四运动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作了准备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才使反帝反封建的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生机和活力。2004年5月4日,在全国举行了“继承五四传统弘扬民族精神”18岁成人宣誓仪式,中学生们庄重宣誓:“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完善人格,强健体魄,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和文明,艰苦创业,奋斗终生!”
——综合新华网信息
(3)请你综合五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写出五四运动在中国文明演进历程中的历史作用。
近代中国志士仁人为争取国家独立,谋求国家发展进行了不懈的抗争与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务链天下共享天父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妇女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废除买卖婚姻、买卖奴婢,禁止娼妓;后宫妃嫔也设立职务。”
太平天国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从天王到普通士兵,等级森严。诸王出行,“凡朝内军中大小官员士兵,如不回避,冒冲仪仗者,斩首不留”。
(1)据材料一,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和局限性。(4分)
材料二下图是纪念中华民国明信片材料三红色根据地形势图
(2)从材料二中,你能提取哪些有效信息?(4分)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其结果如何?(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中得到哪些认识?(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是,若明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议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毅说,英国的政治制度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工作中定下了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想国会负责的内阁。”——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胡锦涛在庆祝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圆满成功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成功,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为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完成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提供了深刻的启示、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材料二 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
——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的几点意见》
材料三 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邓小平《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
材料四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育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的报告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扼要概括建国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取得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
(2)你认为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为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完成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提供了哪些深刻的启示和有益的经验?
(1)据材料二、三,邓小平是如何看待教育、科技与现代化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的?
(2)简要概括四则材料的相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