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英国的历史中,国王乔治三世以权力欲望旺盛而著称,到1770年,随着被讥称为“国王之友”的宫诺斯勋爵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事实上的首相)后,乔治三世的个人权力达到顶峰。在他的统治时期,没有一个首相能够完全摆脱国王的控制。这表明

A.乔治三世实行的是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的确立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C.英国首相没有制约君主的能力
D.英国政体的特点是立宪为虚,君主为实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英国内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兴建孔子学院。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文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优秀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B.人类社会的文化逐渐走向一致
C.孔子的思想在欧洲得到推崇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部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外传播文化 B.儒家的思想主张在欧洲曾得到推崇
C.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
B.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C.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
D.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

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A.民主共和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
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度

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重农抑商 B.农商并重 C.重商主义 D.自由主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