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 |
B.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
C.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 |
D.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 |
下列史料记载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清朝设立军机处根本目的的是()
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
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
C.“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
D.“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
C.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 | D.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
春秋战国时期,平民和贵族的地位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其原因是
①分封制逐步瓦解,世卿世禄制度没落②私学兴起,平民有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③科举制度盛行,平民有升迁的机会④市镇经济发达,市民经济力量壮大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材料中所说的“道”是什么?
A.中国传统思想道德 | B.科学技术 |
C.民本思想和制度 | D.自然规律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这表明卢梭主张
A.维持原有的社会是实现基本人权的前提 |
B.努力构建社会新秩序是实现基本人权的保障 |
C.社会秩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
D.社会秩序是权利而非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