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C.墨子的“兼爱”思想 D.庄子的“齐物”观点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的客观效果主要在于

A.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 B.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C.确立法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D.巩固发展统一的国家

秦始皇首创的举措有

A.建立皇帝制 B.规定土地私有 C.创制文字 D.修建长城

秦国制定的灭六国策略十分正确,其中对赵国采取的是

A.因其实力弱小,所以最先开刀 B.因其实力强大,最后攻灭
C.采用离间计,让其自毁长城 D.引黄河水淹没大梁

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反映了

A. 民众普遍的厌战心理 B. 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低
C. 舆论对滥抓壮丁的抗议 D. 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

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 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 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 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