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柴生芳说:“让自己的亲人过上安逸舒心的日子,这只是小爱,是独善其身;只有帮助家乡贫困地方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才是大爱,才是我的理想。”这句话中渗透的哲理有(  )
①人的价值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得以实现
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是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标准的
③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④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体现着前进性与曲折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人生价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30多年前,真理标准大讨论,如同惊蛰春雷,炸开愚昧迷信的冻冰层,使中国的思想开始回归理性,使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掀开了社会主义中国发展新篇章。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有时也能决定社会存在 D.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人们见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吃了吗”“下海了吗”,到上世纪90年代的“跳槽了吗”,再到近几年的“买啥股票,赚了吗”。问候语的变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B.客观事物是永恒的
C.追求真理是一个用永无止境的过程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建立在现代化基础上的和谐文化,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相配套的和谐文化。上述对和谐文化的认识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指导作用
③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④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A.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③④

彩虹对石桥说:“大地上的姐妹,你的生命比我长久。”石桥对彩虹说:“你那么美,在人们的记忆中必然是永恒的.”这段话体现的人生哲理是

A.人生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B.生命的暂时与长久、记忆的瞬逝与永恒是辨证统一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物质贡献是暂时,精神贡献是永恒的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学术界担任要职,但对薪金要求却很低,地名利十分淡泊。他曾把一张1500美元的支票当书签用,有人见 了大为惊讶,他却平静地说:“重要的不是这个,而是科学。”这表明爱因斯坦追求的是
①不求享乐的人生观
②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③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观
④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