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        性(填写物理性质)。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
         直接接触。通常用酸洗的方法除去铁锈,铁制品除锈时       (填写“能”或“不能”)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当观察到导管口有  时,再开始收集。

(2)乙是金属性质的实验。步骤①体现了铜具有  性,步骤②验证了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依据是  

科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空气中含量最大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2)白菜、大米、鸡蛋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3)生活中防止铁质栅栏生锈的一 种方法是  

(4)洗洁精除掉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洁精的  作用。

(5)正确使用“含氟牙膏”可防治龋齿,其中的“氟”是指  (选填“元素”“单质”或“原子”)。

按如图所示方案进行“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观察到:甲中白磷燃烧,乙中白磷不燃烧。实验后,将甲中试管倒置于水中,去掉橡胶塞,发现水进入试管中。

(1)甲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甲中的X、乙中的Y分别为    

(3)“水进入试管中”的原因是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公共场所可用0.5%的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溶液来消毒。请计算(直接写出结果):

(1)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现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2000g,需要过氧乙酸的质量是  

小林学习金属的相关知识后,关注到生活中有以下现象:

Ⅰ.海边的铁制品,锈蚀程度比其他地方更严重。

Ⅱ.切过咸菜的菜刀,不及时清洗,很容易就锈蚀了。

针对Ⅰ和Ⅱ的现象,小林结合学习内容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实验探究。

[资料卡片]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编号

实验

现象

7天后,铁钉表面没有变化

2天后,铁钉表面出现红色

1天后,铁钉表面出现红色

[家庭小实验]

为了探究食盐水对铁钉锈蚀速率的影响,小林设计并完成了如图的家庭小实验,很快看到实验现象。

(1)该实验中红墨水液面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填序号);

A.两端仍持平

B.左高右低

C.左低右高

你选择的理由是  

(2)小红认为小林的实验不足以说明食盐水能加速铁钉的锈蚀,请在小林实验的基础上完善此实验方案  

(3)结合资料及实验结果,解释现象Ⅰ和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