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后组员之间的交流不合理的是
| A.甲同学认为试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可点燃,且产生淡蓝色火焰 |
| B.乙同学认为试管a中生成的黑色固体可能为四氧化三铁 |
| C.丙同学认为将少量还原性铁粉放入试管中,加适量的水,加热也可实现该反应 |
| D.丁同学认为可用盐酸和KSCN溶液来验证产物中的三价铁 |
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A极是铜锌合金,B极是纯铜,电解质溶液中含有足量的铜离子,通电一段时间后,若A极恰好全部溶解,此时B极质量增加7.68g,溶液质量增加0.03 g,则A合金中Cu、Z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4∶1 | B.3∶1 | C.2∶1 | D.1∶1 |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
| B.原电池跟电解池连接后,电子从电池负极流向电解池阳极 |
| C.电镀时,电镀池里的阳极材料发生氧化反应 |
| D.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气 |
如下图所示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负极,b为正极 |
| B.a为阳极,b为阴极 |
| 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
| 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
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 A.NaOH | B.H2SO4 | C.AgNO3 | D.Na2SO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