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960—2009年间塔里木河三条源流(和田河、叶尔羌河和阿克苏河)天然径流量及流域内耗水总量(单位:108m3)变化表,回答下列各题。依据资料,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①天然径流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增加 ②天然径流量的变化与降水增加有关
③净汇入塔里木河的水量不断增加 ④流域内耗水总量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有关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为缓解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②大规模实施人工增雨
③推广喷灌、滴灌等灌溉方式 ④大力发展绿洲农业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稀土被誉为“新材料之母”,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尖端科技
领域。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的30%,供应了国际市场97%的需求。读图,回答问题。有关甲地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从单纯的采掘矿区发展成为一个新型的矿产品加工贸易区 |
B.应大力发展光学、电子信息等尖端科技产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
C.应发挥资源优势,进行大规模开采,以满足国际需求 |
D.大力发展工矿区旅游,提高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
有关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区可利用当地丰富的稀土、水资源,发展成为重工业基地 |
B.丙地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可以大力发展柑橘、苹果等经济作物 |
C.乙地区是农耕区,应注意合理灌溉,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
D.丙地河段径流量小,含沙量大,水质不好,应大量抽取地下水使用 |
与北美洲相比,下列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失的是 ()
A.极地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C.热带雨林气候 | D.温带海洋性气候 |
读七省区某种自然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比例图,完成问题:该植被是
A.高山草甸 | B.温带落叶阔叶林 |
C.荒漠 | D.草原 |
该植被区最普遍的生态问题是
A.酸雨 | B.水土流失 |
C.土地沙化 | D.沙尘暴 |
表为我国某一地区的粮食作物种植表,据此回答问题。
土地利用 方式 |
月份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方式1 |
冬小麦 |
大豆 |
休耕 |
玉米、高梁 |
冬小麦 |
方式2 |
休耕 |
玉米、高梁 |
冬小麦 |
大豆 |
休耕 |
该地区的耕作制度是
A.一年一熟或两熟 |
B.一年二熟或三熟 |
C.两年三熟 |
D.三年两熟 |
造成该地区农作物收获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供应不足 |
B.冬、春时节沙尘暴频繁 |
C.地下水位变化大 |
D.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 |
世界最高咸水湖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念青唐古拉山北麓,属非季风区湖泊。近
年来,湖水水量有增大现象。据此回答问题:纳木错湖水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增加 |
B.冰川融水增多 |
C.冻土融化加强 |
D.大气降水增加 |
下列图示湖泊与纳木错相似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