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回答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有关问题:
Ⅰ.2014年8月16日青奥会在南京举行,各国青年运动员齐聚一堂。运动员在运动时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
(1)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后迅速起跑,该过程是______反射,起跑过程有许多神经元兴奋,兴奋时膜内侧的电位变化为________。
(2)长跑比赛中,运动员出发后体温逐渐升高,一段时间后在较高水平维持相对稳定,这是____________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途中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此时在_________产生渴觉,由_________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维持水盐平衡;同时机体血糖因大量消耗也会降低,此时胰岛分泌的____________增加,使血糖含量升高。
Ⅱ.为了探究同一枝条中是离根基部最远处的芽具有生长优势还是离地面最远处的芽具有生长优势,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1)方法步骤:
① 初春,选择4根长势相似的葡萄一年生枝条,分别标记为甲、乙、丙、丁,每一枝条上留取3个茁壮的芽,从离根最远处依次标记为A、B、C。
② 弯曲并绑扎固定甲、乙、丙、丁4根枝条,分别使A、B、C三个芽留取在枝条上,显示出某种“顶端”的含义;其中甲、乙、丁的姿态如下图所示,试在方框内画出丙枝条的姿态并标出A、B、C三个芽的位置。

(2)结果预测及结论:
预测l:甲、乙、丙、丁中均为        芽发育成的新枝最长
结论:离根基部最远处的芽有生长优势。
预测2:甲中的A芽、乙中的C芽、丙中的      芽在枝条中发育成的新枝最长,丁中各芽发育成的新枝一样长。
结论:离地面最远处的芽有生长优势。
预测3:甲中的A芽、乙中的______芽、丙中的A和B芽在各枝条中发育成的新枝都比较长,丁中的A、B、C芽发育成的新枝都一样长。
结论:离地面最远处和离根基部最远处的芽具有同样的生长优势。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4分)根据人体免疫调节模式图,回答问题。下图1和图2是人体免疫调节的模式图。

(1)图1中进行了增殖分化的细胞是  ,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2)人体患天花疾病后,终生不再感染。当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时,人体消灭病原体的主要过程是 (用箭头和图中的文字、数字序号表示)。
(3)细胞G的名称是  ,其作用是  
(4)图1中引起细胞C增殖分化的两种刺激途径分别是 (用图中的序号表示);图中细胞B可能是什么细胞?

(11分)如图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关系。请据图回答:

(1)促进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mol·L-1
(2)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的浓度对茎和根生长的效应分别是。这说明是
(3)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索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首先设计了以下三组:

组别
A
B
C
浓度(mol·L-1)
10-12
10-9
10-6


根据上表可知:该实验是在正式实验前先做的一个。为进一步精确测定最适浓度,还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4)水平放置的根,具有向地生长的现象。有人发现,在根生长弯曲部位的近地侧除有较多的生长素外,还有较多的乙烯。由此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作用的结果。

(11分)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
(1)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    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    

(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渗透压感受器,使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①],促进[②]、[③] ,调节水盐平衡,这样的调节方式属于调节。渗透压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位于
(3)机体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     ,此时骨骼肌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肾上腺髓质分泌的   增加,使血糖快速补充。
(4)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水分以消除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的渴感,还可通过积极放松的方式缓解因肌肉细胞中    积累过多造成的肌肉酸痛。

(14分)下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________是感受器,图中的兴奋传导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以数字编号作答)
(2)图中箭头表示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其中错误的是______处(填箭头旁大写字母),该如何改正?__________。
(3)图中表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有________个。
(4)若图中的有关感受器位于大腿,则图中所示的神经中枢位于,经改正后的方向中,向大脑皮层传递信号的是,由大脑皮层传来指令的可能是 。当④受到刺激而②损伤时, (“能”或“不能”)产生感觉。当刺激b点时,(“能”或“不能”)产生反射。
(5)刺激b点时,其膜电位是点(填小写字母)可产生兴奋。

一农科所用某纯种小麦的抗病高杆品种和易病矮杆品种杂交,欲培育出抗病矮杆的高产品种。已知抗病(T)对易病(t)为显性,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其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分析回答:
(1)培育的抗病矮杆个体的理想基因型是      ,该基因型个体占F2中该表现型个体的
(2)F2选种后,为获得所需品种应采取的措施是
(3)在育种过程中,一科研人员发现小麦早熟性状个体全为杂合子,欲探究小麦早熟性状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EE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让早熟小麦自交,分析比较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则小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则小麦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