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与朱元思书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戏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天山共色 ⑵窥谷忘反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理解填空。(4分,每空2分)
⑴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⑵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 的特点。 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写水势的,《三峡》一句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词。二者不可得兼(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此之谓失其本心( )
贤者能勿丧耳( )
故患有所不辟也( )
呼尔而与之( )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巨,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__________。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以”和文中“皆以美于徐公”的“以”意思相同的是:
A.以勇气闻于诸侯 | B.秦以城求壁而赵不许,曲在赵 |
C.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 | D.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
解释文中两个“于”的含义:
①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 ②皆以美于徐公( )以下三句是从原文横线处选出来的,它们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
①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③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A.①②③ | B.③②① | C.②①③ | D.②③① |
“王之蔽甚矣”的正确意思是( )
A.大王的毛病实在太多了。 | B.大王受蒙蔽太厉害了。 |
C.大王的私心太重了。 | D.大王您隐蔽得太深了。 |
阅读《公输》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解释划线的词语。
(1)起于齐()
(2)请说之()
(3)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4)不可谓知类()下面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1)知而不争(2)面山而居 |
B.(1)见公输盘(2)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 |
C.(1)愿借子杀之(2) 呼尔而与之 |
D.(1)吾义固不杀人 (2)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墨子“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墨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墨子真的要请公输盘替他做这件事吗?请简答。
语段分析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②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夫战,勇气也”意思是大丈夫打仗,靠的是勇气。“一鼓作气”在选文中的意思是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B.“彼竭我盈”中,“竭”和“盈”意思相对,揭示了敌我双方士气的对比,“彼竭我盈”之时正是反攻的有利时机。 |
C.选文第①段写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言行,表现出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 |
D.选文刻画人物精练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仅8个字就刻画出了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 |
参考“示例”,根据所给词语中划线字的意思,另写一个含这个字的成语。
遂逐齐师--随波逐流
(1)既克—
(2)夫大国,难测也—
(3)望其旗靡—
曹刿和鲁庄公的战前对话,体现了曹刿 ()的战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