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课外阅读《小河与大海》
秋天,河水上涨,河面变得宽阔了。小河觉得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大了。他得意洋洋地流向大海,想和大海比一比谁大。
小河这样一边得意地想着,一边走着,别提多高兴了。一路上,他仰着头,挺着胸,兴奋地翻着浪花,唱着欢乐的歌。
到了大海,只见一片汪洋,往远处看,天连着海,海连着天,小河用尽全身力气,抬起脚跟,怎么也看不到对岸。他懊丧地自言自语说:“我以为自己很大,原来海比我大得多。”
大海听了,笑着说:“不错,我是比你大得多,可是如果没有无数江河流到我这里,我也不会有这么大呀。”
小河听了,更佩服大海了。
(1)“懊丧”的“懊”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字母____,再查音节______。
(2)“仰着头,挺着胸”用一个成语表示是_______________。
(3)用“—”在文中划出起前后连接作用的句子。
(4)短文最后写“小河听了,更加佩服大海”了。请你想一想小河佩服大海什么?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欢乐岛。
(一)课内阅读。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他们把敌人引上了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
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这时候班长负伤了,子弹打完了,只剩下胡福才手里一颗手榴弹。胡福才刚要拧开手榴弹的盖子,班长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表现了壮士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二)课外阅读。
少年英雄王二小(节选)
鬼子的大扫荡又要开始了,吴连长带着队伍去山那边,说要做个包围圈等鬼子来钻。
鬼子果真出洞了。二小看到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方向走去,心里着急,就唱着放牛歌走了出来。
鬼子看到了山坡上的二小,要二小为他们带路。
二小牵着一头壮牛,就带着鬼子走了。
二小领着鬼子在山里转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鬼子头拔出战刀威胁二小。二小心里很镇定,却装出很害怕的样子,对鬼子说:“那边有条路,穿过去就能找到八路军。”鬼子说:“你撒谎,你想骗皇军。”二小说:“那就算了,反正我也不想去。”鬼子相信了二小,就跟着他走了。
到了八路军埋伏的山沟,二小机灵地从沟边往山上跑。吴连长一边高喊要二小快跑,一边开枪打死了向二小瞄准的鬼子。可是鬼子小队长端着大枪追上二小,把刺刀扎进了二小的身体,将二小挑到了山坡上。
二小像一片树叶一样落了下来,满山的树叶都一起落了下来,鲜血染红了每一片树叶和每一棵绿草。八路军发起了进攻,消灭了鬼子。大壮牛像是要报仇,用尖角挑死了鬼子小队长。乡亲们把二小放到担架上。吴连长喊着二小,乡亲们也喊着二小,可是二小安详地闭着眼睛。他再也听不到了。太阳也仿佛被染红了,满山都飘着红色的树叶,那景色,美丽极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狡猾——( )镇定——( )
和善——( )怀疑——( )
2.仔细读第5自然段,从二小的语言、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四次写到“树叶”,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欢乐岛。
蚂蚁的壮举
在南美洲草原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令人惊心动__________(魄魂)的事。
一个秋日的下午,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呼呼直蹿的烈火形成了一个火圈,向草丛中央一个小小的丘__________(棱陵)包围过来。丘陵上无数的蚂蚁被逼得节节败退,它们似乎除了葬身火海已别无选择。但是,就在此时,出人意料的事出现了,只见蚂蚁们迅速聚拢,抱成一团,滚作一个黑色的“蚁球”冲进火海。烈火将外层的蚂蚁烧得噼啪作响,然而“蚁球”却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冲进小河,河水把“蚁球”卷__________(象向)岸边,使大多数蚂蚁绝处逢生。
1.从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字填在横线上。
2.第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短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欢乐岛。
________________
孟姜女想起丈夫远在北方修长城,一定十分寒冷,就亲手缝(féng fèng)制了寒衣,起程上路,要到万里长城去寻找丈夫。一路上,孟姜女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nán nàn),吃了多少苦,才来到长城脚下。谁知修长城的民工告诉她:“你的丈夫已经死了,尸骨被填进了城墙里。”听到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孟姜女只觉得天昏地暗,一下子昏倒在地。醒来后,她伤心地痛哭起来,哭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不知哭了多久,忽听得天摇地动般的一声巨响,长城崩塌了几十里,露出了数不清的尸骨(gū gǔ)。孟姜女咬破手指,把血滴在一个个尸骨上,她心里暗暗祷告:如果是丈夫的尸骨,血就会渗进骨头,如果不是,血就会流向四方。终于,孟姜女用这种方法找到了丈夫的尸骨。她抱着这堆尸骨,又伤心地痛哭起来。
1.把文中括号里的错误读音画去。
2.在横线上给故事加上合适的题目。
3.从“露出了数不清的尸骨”一句中,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欢乐岛。
(一)课内阅读。
不久前,美林因奔波于国内几个地方的雕塑设计施工现场,一直没能很好地停歇过。这天,他在家门口的饭店吃完饭回来时,刚登了两级楼梯便突感胸口发闷,无法再动了,只好扶靠在墙边。过了片刻,他感觉更加难受,伴之而来的是胸腔绞痛,慢慢身不由己地向地面滑落。这时,一直跟随在他脚边的波彼围着他乱转并狂叫不已。它见主人已经支持不住了,便飞奔上四楼去找人。门关着,它使劲儿地在门边向上蹿,想够安在门边上的一米多高的门铃。当它发现这一切都是徒劳时,只能连连用变了调儿的叫声召唤屋内的人。众人被惊呆了,打开门跟着波彼跑下楼去,将瘫倒在地的美林及时送往医院抢救。经专家诊断,美林患了心血管阻塞,在接受了心脏搭桥手术后,才算捡回一条命。
术后醒过来的美林,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救他一命的“儿子”——小波彼。“生灵的心是相通的。我的波彼整日与我厮守,它了解我的性格,知道我的想法,感觉得到我的举动,所以才能在我的生死关头不顾一切地救我。虽说它身小力单,没法扶我起来,但它知道跑回去叫人帮忙。你没见,当门被叫开时,它对屋内所有的人乱扑乱咬的凶样儿。一想起这些,我就搂着‘儿子’,亲它、拍它,以表示对它的感谢。有时在我当着客人的面夸赞它时,它还会不好意思地躲到沙发底下去,多好的小家伙啊!”
1.这段文字记述了画家韩美林和小狗的什么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通过一系列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小狗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二)课外阅读。

小时候,我家养过一头大黄母牛。
这头牛,油滑滑的牛毛,两个长而大的耳朵,大大的肚子,粗壮有力的四只脚,高高的个子,差不多和我一样高,对我十分亲切,所以我很喜欢它。
不久,这头牛生了一个牛宝宝。小黄牛长得也像它妈妈一样,一身油光闪闪的细毛……真逗人喜爱。黄母牛也像做母亲的样子,当小牛被雨水淋湿时,它就用舌头把小牛的身子舔干,当其他牛欺负小牛时,它就摆出决斗的架势:只见它头低得几乎接近地面,后蹄猛地一蹬,风似的冲了出去,两只角牢牢地架在那头牛的脑袋上,几个回合,那头牛渐渐招架不住,败下阵来,最后夹着尾巴跑了。这时,我家的母牛像得胜的将军,高兴极了。
它拉犁的那股劲,简直无法形容。它昂着头,雄赳赳,气昂昂,脚不停地向前迈进,一步一个脚印,老老实实。如果不唤它停下来,它将永不知疲倦地工作,仿佛在它的脑海里,只有两个字——劳动。
看到这情景,我鼻子一阵发酸,眼睛渐渐地模糊起来。我感动了,深深地被感动了……
牛,它吃的是草,住的是草棚,干的却是非凡而艰巨的工作。
1.用下面的词语各写一个句子。
简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外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子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耕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被牛的行为感动了,你读后有何感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欢乐岛。
(一)课内阅读。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踏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说一说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珍珠鸟先是“离”我较远,后如何渐渐与“我”相熟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按照_________顺序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变化的过程。
4.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白鹭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 ),减之一分则嫌(),素之一分则嫌( ),黛之一分则嫌( )。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太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将“黑”“白”“长”“短”四个词归位于文中的括号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