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继 光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
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被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
进攻开始了,大炮在轰鸣。战士们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就要到达597.9高地的主峰了。突然,敌人一个火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东方升起了启明星,指导员看看表,已经四点多了。如果不很快摧毁这个火力点,在黎明前就攻不下597.9高地的主峰,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就会全部丢失。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指导员紧握着黄继光的手,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便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敌人发现他们了。几发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的肩上。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冲啊,为黄继光报仇!”喊声惊天动地。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1) 默读短文,想一想,短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叙述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说一说,你从下面带点的词句中体会到了什么。(4分)
①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是通过哪些方面来刻画黄继光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为黄继光烈士写一段颁奖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并完成练习。(共10分)
四个太阳
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我画个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果园里,果子熟了。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照亮冬天。阳光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 春天,春天的太阳该画什么颜色的呢?噢,画个彩色的。因为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
(1)连一连。
绿绿的太阳春天
红红的太阳夏天
金黄的太阳 秋天
彩色的太阳 冬天
(2)为什么春天的太阳是彩色的呢?-----------------------------
(3)你想画什么颜色的太阳呢?请你画一画,写一写。
考考你的记忆力,你能把他正确填写吗?(5 分)
(1)危楼( )()( ),()()摘星辰。
(2)蒲公英妈妈( )备了降落( ),把它送给( )的娃娃。只要微风轻轻一吹,孩子们就乘着风( )( )出发。
窗外
雨点很很地砸着窗玻璃。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窗户玻璃上流下一道道水痕。我因病没去上学,战在窗前呆呆地看下雨。窗外一片白茫茫,整个世界都笼罩在蒙蒙的雨雾中。一个个雨点落在地上,开出一朵朵晶莹的小雨花。一瞬间,雨花消失了,水滴汇入了水流之中。不一会儿,每家门前都积起了一个小水潭……
是谁打着花伞,穿着红雨鞋走来了?噢,原来是对门曹阿婆的外孙女婷婷放
学回来了。婷婷今年7岁,上小学一年级。她那乖巧的模样,谁见了都回喜欢。我望着她,只见她走到家门口,停下了,看着小水潭,愣了一会儿,回头看看七八步之外的废砖堆,走了过去,捡回两块断砖,垫在小水潭中,踩着砖块走入家门。“婷婷真聪明!”我不由得笑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婷婷又走出来了。咦,下这么大的雨,她还出去玩?我挺奇怪,就注视着她。只见她撑着花伞,又朝那堆断砖走去。她弓着腰,小心翼翼地用手翻出两块平整的断砖,那起来放到方伯伯家门口,把砖放在水潭中,再踩上去试了试。然后又回头拿了几次,分别垫在张家、郭家、赵家……的门前。这时,雨越下越大,风猛烈地晃动着婷婷的小伞。她放下花伞,还在继续搬着……哎呀,不好!婷婷身子一摇晃,滑了一跤。她吃力地站起来,掏出小手帕,擦去花裙子上的泥,又接着干起来。直到小巷里每家门前都垫了砖,婷婷才穿着又脏又湿的花裙子悄悄地走进了自己的家门。
窗外,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雨点仍在敲打着窗玻璃,只是那声音仿佛变得动听起来,似乎在演奏一首赞美的歌曲……
(1)圈出第一节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把正确的依次写下来。2%
(2)照样子再写两个词语。2%
白茫茫()()
淅淅沥沥()()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
灵巧()凝视()
(4)判断,在正确的括号内打上“ √ ”。4%
①“是谁打着花伞,穿着红雨鞋走来了?噢,原来是对门曹阿婆的外孙女婷婷放学回家了。
A:疑问句() B:设问句() C:反问句()
②“咦,下这么大的雨,她还出去玩?”
A:疑问句() B:设问句() C:反问句()
(5)用“——”划出第二节中描写婷婷动作的语句。2%
(6)写出省略号的作用。4%
(1)不一会儿,每家门前都积起了一个小水潭……()
(2)她放下花伞,还在继续搬着……()
(7)填空。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我看到婷婷(),反映了婷婷是个()的孩子。
我们跳下车子,走进一个海滨浴场,站在高高的水泥平台上放眼望去,只见辽阔的海面上细波如鳞,那灰色的海水远接苍茫的天际。水面上没有帆影,没有海鸥,也没有一只其他的水鸟。这天游人不多,他们都坐在岸边的阴影里,观赏着这沉默的海。
我们拾级而下,也来到岸边。我发现脚下的海水在轻轻涌动,泛出一种奇特的光晕,五颜六色,像彩虹似的变幻。我蹲下去,在水底捞了一把,捞上来的细沙中,混着些白色透明的小颗粒。主人告诉我:这是盐的结晶,而那变幻多彩的光晕正是这些结晶体反射出来的。死海其实是个内陆湖,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水中含盐量特别高,达33%,竟高于一般海水的九倍!任何生物都不能在这样的水中生存,“死海”因此得名。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1%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
变幻:
沉默:
(3)想一想带点字之间有什么关系,照样子各写两个。2%
①辽阔——() ()②五颜六色——() ()
(4)摘录文中的比喻句,并写出把什么比作什么。4%
这句话把()比作()。
(5)填空。4%
①“沉默的海”具体是指()。
②“死海”得名的原因是()。
(6)概括第一小节的节意。2%
有一只小兔,长得又聪明又可爱,狠心的狼一心想吃掉它。
狼让狐狸来帮忙,说:“你去把小兔骗来。”
狐狸找到小兔,一本正经地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狼死啦,它再也不会害你了。”
小兔不想信,就走到狼那里,从窗口望去,只风狼躺在床上,眼睛和嘴巴闭着,真像死了一样。
小兔想了想,故意把头伸进窗口,自言自语地说:“狐狸说狼死了,我看它没有死,死狼的嘴巴总是张着的。”狼听了,马上把嘴张开来。
小兔知道狼在装死,就大声喊道:“牛伯伯,马叔叔,山羊哥哥,大家快来呀!狼死了,我们把它扔到河里去吧!”
狼吓得赶快爬起来,飞也似地逃走了。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自言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飞也似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句。
一本正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用“‖”把短文分为四层。
(4)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这则故事主要说明()
①小兔很聪明; ②狐狸会骗人; ③狼很凶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