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
暖
初春的一个下午,我在整理一家人的冬衣,9岁的女儿安娜伏在不远的窗台上饶有兴致地向外张望,不时告诉我院子里又有什么花儿开了。这时,我无意中在安娜穿的大衣两侧的口袋里各发现了一双手套,两双一模一样。
我有些不解地问:“安娜,这手套要戴两双才暖和吗?”安娜扭过头来看了看手套,明媚的阳光落在她微笑的小脸蛋上,异常生动。
“不,妈妈。它暖和极了。”“那为什么要两双呢?”我更加好奇了。她抿(mǐn)了抿小嘴,认真地说:“我的同桌翠丝买不起手套,可是她宁愿长冻疮,也不愿意去救助站领手套。她很敏感,从来不接受无缘无故赠送的礼物。妈妈给我的手套又暖和又漂亮,要是翠丝也有一双就好了。所以,我就买了一双一模一样的放在身边。我装作因为糊涂而多带了一双手套,翠丝就能欣然戴它们了。”孩子清澈的双眼像阳光下的湖水,“今年翠丝的手就不会生冻疮了。”
我欣慰地走到窗边拥抱我的小天使,草地上一丛丛兰花安静地盛开着,又香,又暖。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一( )大衣 一( )手套 一( )兰花
暖和的( ) 认真地( ) 花儿开得( )
(2)如果你不认识“疮”字,可以用( )查字法查字典,先查部首( ),再查( )画。
(3)短文许多地方把安娜的表情写得很具体,请找出两句,并用“_______”画记。
(4)安娜为什么不直接把手套送给翠丝,而是假装多带了一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小木屋。(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游子吟
[唐]孟郊
( )意恐迟迟归
( )慈母手中线
( )谁言寸草心
( )游子身上衣
( )临行密密缝
( )报得三春晖
(1)读一读,背一背,把正确的序号写上面这首诗前在括号里,再在诗句后面加上标点符号。
(2)花落谁家。(解释加点字)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3)想一想,第二天清早,太阳出来了,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此时,母亲会说些什么呢?孟郊的感受是什么呢?
阅读小木屋。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挂红灯、贴春联;这一天,大人小孩都要穿新衣;这一天,要吃饺子、吃汤圆……这一天要扭秧歌、刷狮子、舞龙灯、划彩船、踩高跷……这一天,我们小孩还要敲着小罗小鼓,走遍大街小巷——“咚咚咚”“锵锵锵”,新年的锣鼓声报告春天来到了。
(1)本段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节这天,人们都怎么样庆祝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连一连。
我会猜谜语。
粽子头,梅花脚,
屁股挂把弯镰刀,
黑白灰黄花皮袄,
坐着反比站着高。(打一动物)
谜底是:
阅读小木屋(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下课后,小动物们向医院走去。小狐狸京京一条腿受了伤,一颠一颠的,走得很慢很慢…
小动物们很快来到医院,他们围在马老师床边问长问短。马老师很高兴,摸摸小羊的脑袋,又拉拉小狗的手…忽然,马老师问:“小狐狸京京的腿好了吗?”
小狗说:他的腿还没有好,走得很慢,我们就先来了 。
“啊!”马老师收起了笑容。
小动物们都不吭声了,一个个低下了脑袋。一会儿,小猪惭愧地说:“我们应该帮助京京。”
………
他们走啊走,走了好久,碰见了一颠一颠的京京。京京奇怪地问:“你们怎么回来了?”
“京京,我们来接你来了!快,我来背你!”小熊在京京面前蹲下身子。
小羊说:“对不起,京京,我们让你一个人走了那么久。”
小动物们纷纷向京京道歉,京京感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小熊背着京京向医院走。小熊累了,小羊背;小羊累了,小猪背……
(1)小动物们去干什么呢?
(2)为什么狐狸京京走得很慢很慢?
(3)当小动物们见到马老师时,马老师的心情怎样?
(4) “啊!”马老师收起了笑容。马老师为什么突然收起了笑容。
(5) 小猪惭愧地说:“我们应该帮助京京。”
句子中惭愧的意思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6)填空。
当京京看到小动物回来时,感到很(),当小动物们向京京道歉并主动帮助京京时,京京很()
(7)你觉得小动物们是好孩子吗?为什么呢?
我是积累小行家。
朱德的扁担
1928年4月底,朱德经常亲自带领战士们下山挑粮。
那年,朱德军长已经40岁了。他头戴斗笠,挑着满满一担稻(dào)谷和年轻的战士一道走着。大家想:朱军长晚上忙着思考作战大计,白天还要挑粮,太辛苦了,都劝他少挑些,但他不肯。于是,大家想了一个办法,叫一个机灵的小战士把朱军长的扁担“偷(tōu)”来藏起来了。战士们以为这样朱军长就可以休息了。哪知道他砍来一根大毛竹,用刀做了一根又大又结实的扁担,还特意在扁担上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
战士们看到朱军长大步流星走在山路上,满脸是汗,军装湿透了,扁担压得弯弯的,都感动不已。
读了这篇小短文,你觉得朱德是一个怎样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