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1)“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说明了什么?( 3分)
材料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要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就业是民生之本,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使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收入是民生之源,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缩小收入差距。社保是民生之基,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关爱和温暖。”
(2)请你为《报告》中所强调的“就业”、“收入”、“社保”三项民生改革举措分别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材料三:中央大力提倡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活动。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力,活动一开始便吸引青年学生的关注与参与。倡议书经微博发布,阅读数近百万,2万多高校学子晒出自己的简约行动。
(3)“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体现了怎样的精神?你打算怎样弘扬这一精神?(从思想、生活、学习方面作答)
中国,飞速行驶的列车……
它的轨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它的动力,来源于千百万人民群众。
它的车头,是中国共产党。
指引它前进方向的是高高飘扬的旗帜……
(1)你能简要概括出这辆列车飞速前进的表现有哪些吗?
(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为这辆飞速前进列车的火车头?
(3)指引这辆列车飞速前进的旗帜是什么?
材料一:年初,东台一名姓朱的女士,身挎皮包,下班途经少年宫,一名歹徒趁机伸手将包抢走,随后飞快跑到一辆已经启动的摩托车上飞奔而去。开车途经此地的王先生当即加大油门紧追,与歹徒展开了一场追逐战,最后摩托车因急转弯摔倒在地,歹徒也因此被抓获。
材料二:2013年8月,台风肆虐青岛的第二天,一名女青年被飞浪卷入大海,在青岛打工的魏青刚三次跳入大海将人救出,面对他人的追问,他只说了句“我是河南人”,便悄然离去。
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歹徒的行为有何危害?
(2)材料一中的王先生和材料二中魏青刚的行为共同说明了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怎样才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人?
在一次讨论会上,围绕着“责任与回报”,同学们各抒己见,甲同学说:“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物质回报的权利,但同时也须付出代价。”
许多同学不同意他的看法,你同意吗?为什么?
日本以中国三种农产品过量出口冲击其国内产业为由,对这三种农产品实施临时保障措施,矛头直指中国。中国认为,中方这三种农产品出口的迅速增长,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日方将其自身竞争力减弱归咎于中方产品的增加是不公平的,日方滥用保障措施风气一开,必将损害两国经贸关系大局。因此,中方以牙还牙,而且将反报复措施的矛头指向日方的强项:汽车、手机和空调。一场贸易大战一触即发,中日两国长期形成的良好经贸关系面临挑战。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这对我们今后参与社会生活有什么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报道,我国平均每年净增1000多万人口,致使每年新增国民收入的1/4被新增的人口消耗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净增人口6亿多,国家用于新增人口的开支超过13000亿元,相当于40年间国家的全民所有制工业固定资产总额的2/3.
材料二 据环保部门测定,全国大约有44﹪的河流正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水质较差,仅长江两岸的工矿企业,每天就有近亿吨污水排放到长江之中;我国荒漠化的面积正以每年20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相当于一年损失一个中等县,其总面积已接近国土总面积的40﹪。
⑴结合材料一说明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的影响。﹙1分﹚
⑵结合材料二说说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4分﹚
⑶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的感想。﹙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