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游东田
谢朓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远树暧阡阡,
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注】①谢朓: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
②悰:cóng 欢乐
③陟: 升、登
④菌阁:高阁形如芝菌
⑤阡阡:同“芊芊”,茂盛之意
⑥漠漠:散布的样子结合诗歌内容,简析诗中诗人的情感变化。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两句写得意趣横生,向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归绝句
元 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诗人原序:“得(李)复言.(白)乐天书。”这首诗作于元和十年元稹自唐州(今河南唐河县)奉召还京途中。元和五年作者被贬为江陵府(今湖北江陵)士曾参军。武关,在今陕西省商县东。此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请作简要分析。
诗的最后两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南乡子·送述古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述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本词中的“亭亭”和“荧荧”两词极富韵味。请任选一个,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请从“情”和“景”的关系角度,赏析词的下阕。
答: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的问题。(8分)
[中吕]满庭芳·渔父词
乔 吉
秋江暮景,胭脂林障,翡翠山屏。几年罢却青云兴①,直泛沧溟。卧御榻弯的腿痛,坐羊皮②惯得身轻。风初定,丝纶慢整,牵动一潭星。
【注】 ①青云兴:做官的兴头。②坐羊皮:意为隐居江湖。作者开篇是如何描绘秋景的?有何作用?(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全曲,简述渔父的形象特点。(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浣溪沙
[唐]薛昭蕴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嚬[注]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注]含嚬(也作“颦”):愁眉不展。词的上阕的景物描写对感情抒发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词的下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②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②笳(jiā):古代军队中用的一种管乐器。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词以“梦”为题,全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试结合上下片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