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念 奴 娇①
[南宋] 叶梦得
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粘天无壁。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追寻如梦,漫馀诗句犹杰。
闻道尊酒登临,孙郎②终古恨,长歌时发。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灭。鼓吹风高,画船遥想,一笑吞穷发。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
【注】①这首词是作者兼知建康府(今南京)时,登镇江北固山有感而作。②孙郎,即孙策,曾经常携酒登临此山游宴。
(1)“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运用了哪两种手法?
(2)词的下阕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具体分析。
(3)全词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山寺贾岛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贾岛写诗擅长苦吟奇句,颔联中的“透”和“逆”二字用得准确传神,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
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小题。
满江红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①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②成底事③?平凡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④。
注释:①严陵滩:东汉严光隐居时钓鱼的地方。②区区:有跋涉辛苦之义。③“成底事”:就是一事无成。④从军乐:即指玉粲《从军行》一诗,因为平仄要求,故改“行”为“乐”。柳永,朝 派词人。
选择对词的上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写“雨”、“川”、“帆”、“蓼”和“风”,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气氛。 |
B.“飞短艇”的“飞”字,表现渔人归心似箭的喜悦之情。 |
C.“村落”寄托了词人和谐、宁静的生活理想。 |
D.一静一动,通过对比,表达词人渴望回归自然的情感。 |
词的下片运用了典故,请具体说出其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注:花卿指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此诗因杜甫于花府听闻乐奏而作。首句“丝管”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写出《兰亭集序》里用类似手法描写音乐的句子。
结合全诗,说说作者在构思方面是如何做到虚实结合的。
阅读李清照《武陵春》一词回答问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两句直接抒情,“事事休”是关键,它包含着哪些意思?
“载不动许多愁”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一句好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