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自此,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百余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史也由此拉开了大幕。100多年来,中国经历了求索与奋斗,告别了曾经的苦难,正以崭新的面貌融人世界。阅读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有关解说词,回答问题。(7分)
探索篇
材料一 以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开始了,史称洋务运动。……残酷的现实证明,洋务运动无法实现其目的,不是中国现代化的方向。
材料二 戊戌变法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它是推动了民族的工商业的发展。
材料三 一些倾向于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集合起来。
材料四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结合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化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3分)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1分)
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推翻封建帝制的孙中山,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3)毛泽东为建立新中国,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 怎样的正确革命道路?(2分)
感悟篇
(4)回首过去的100多年,历史发生了沧桑巨变,走出了一条清晰的轨迹。一个有着灿烂文明的民族今天渴望再创辉煌,有许多历史经验应该去继承和发扬,请你写出其中之一。(1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伯利克里
材料二 (材料一政治制度)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即才能——编者注),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的手中。”——苏格拉底
材料三古代中国人开通了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张扬的是国威与和平,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往。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对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说:“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的王国吧,马其顿太小了。”成年后的亚历山大将300领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夺取。”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述的“政治制度”是指哪个国家(或城邦)的民主制度?依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制度民主性的表现。
(2)材料二指出的该“政治制度”的根本缺陷是什么?该缺陷可能会导致什么危害?
(3)材料三提供的资料说明不同文明的交往方式有哪些?
(4)四大文明古国是农业文明的代表。依据材料四,说说其产生的相同自然地理条件有哪些?(4分,列举两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古代民族中有许多是属于这一类的。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古希腊是人类最美好的童年。——马克思
材料二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伯利克里
材料三公元6世纪,拜占廷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相继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律》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除了英国以外的欧洲各国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拜占廷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人类最美好的童年”的含义是什么?古希腊时期果真是“人类最美好”的时代吗?请以雅典为例加以说明。
(2)依据材料二,写出被历史学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源头”的古代奴隶制城邦的名称。这种民主政治对古代人类文明有何贡献?
(3)依据材料三,指出《罗马民法大全》在世界法学史上的地位。
(4)材料四中“一个古老的国度”指什么“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它保存了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房屋倒塌,压死了房主的儿子,建造这所房屋的人得拿自己的儿子抵命。”
材料二“‘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
材料三西周初年周天子采取了一系列制度用以维护统治,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但西周后期,政局混乱,王室势力日益衰弱。
请回答:
(1)材料一应出自哪部法律?这部法典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制度?依据材料,由高到低排列出上述四个阶层的社会等级?
(3)材料三反映了西周初期采取哪两种制度来巩固统治、维持秩序?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2011年,中东地区发生了称为“中东之春”的民主运动,如利比亚、叙利亚等国。西方势力乘机兴风作浪,2011年发动了入侵利比亚的战争,现在正考虑干预叙利亚问题。在这一些列事件中,美国和西欧国家表现了较强的文明认同感和行为协同性,令人关注。
【文明追溯】
(1)中东主要指西亚和北非地区这里先后诞生了古代埃及、古巴比伦两大文明古国。请写出古代埃及的著名建筑和古巴比伦的著名法典。
(2)中东地区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民族聚居区。请写出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或古代阿拉伯文学的代表作。
(3)中东地区是亚、非、欧三大洲的交会之地,历史上曾遭受许多帝国的征服,但该地区居民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请举出古代阿拉伯人把东方文化传至西方的一个事例。
【动乱分析】
(4)二战以来,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其因素有哪些?(2分,列举出两例)中东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5)中东地区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是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石油是怎样成为重要战略资源的?
【相关联想】
(6)二战后,美国力图控制西欧、对抗苏联,推行“冷战”政策。请列举冷战政策的表现。(2分,列举两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公元前3世纪,一位叙拉古国王曾令金匠打制一顶纯金王冠,因怀疑金匠作假掺银,故请①予以鉴定,但不得损坏王冠。①苦想数日,一筹莫展。一天他在浴室洗澡,躺进浴盆时,盆水外溢,身体也有上浮之感,瞬间灵感突现:不同物质的物体,虽重量相等,但因体积各异,排出的水量必不相同。茅塞顿开的①立即赤身裸体狂奔回家,沿途不住忘情高呼:“找到了!找到了!”最终通过试验,揭露金匠的欺诈行为。
请回答:
(1)材料中“①”的人物是谁?依据所学知识说明,①是用什么原理揭露金匠的欺诈行为的?
(2)从上述的材料中,你认为科技发明来源于什么?
(3)在当时所在国家的历史地位怎样?①在物理学域的主要贡献有哪些?(4分,列举出两例)
(4)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