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利克里
材料二 (材料一政治制度)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即才能——编者注),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的手中。”   ——苏格拉底
材料三  古代中国人开通了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张扬的是国威与和平,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往。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对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说:“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的王国吧,马其顿太小了。”成年后的亚历山大将300领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夺取。”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述的“政治制度”是指哪个国家(或城邦)的民主制度?依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制度民主性的表现。
(2)材料二指出的该“政治制度”的根本缺陷是什么?该缺陷可能会导致什么危害?
(3)材料三提供的资料说明不同文明的交往方式有哪些?
(4)四大文明古国是农业文明的代表。依据材料四,说说其产生的相同自然地理条件有哪些?(4分,列举两例)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西方福利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历史长河中,伟大人物以自己鲜明的个性和富有创造力的行动,影响着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思想引领
(1)请将相对应的名人与思想(口号)的字母用线条连接起来。
A但丁E人文主义
B孙中山F中国特色
C陈独秀G科学与民主
D邓小平H三民主义
时代曙光

图1攻占冬宫图 图2秋收起义示意图
(2)观察以上图片,指出攻打冬宫的意义?写出毛泽东建立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俄国与中国道路有何不同?
临危受命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用一句话概括其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

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探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有效方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人物或事件”进行了探究,请你来参与完成。
任务一
【知识梳理】
(1)根据表格中的类别,填写相关内容序号。
①孙中山 ②曹雪芹 ③十月革命 ④华盛顿 ⑤巴黎公社 ⑥美国南北战争 ⑦法国大革命 ⑧莎士比亚

政治家
文学家
资产阶级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




任务二
【观点论证】
(2)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对下面两个问题产生了疑问。请你结合史实,帮助他们解答。
(要求:问题1和问题2都要作答)
材料一 在美国,哥伦布被誉为全美州移民之父,以哥伦布命名的州、城市、乡镇、历史景点达几十处。同样是美国,有人认为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哥伦布发现美洲对印第安人来说是一场灾难。
问题1:哥伦布是美洲的发现者,还是殖民主义强盗?
材料二 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能够促进改革的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还有人认为,维新派在短短的一百多天里颁发了两百多件法令,且大部分法令都遭到了顽固派的强烈抵制,“维新派计划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
问题2: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政治力量、经济力量和社会环境不具备,还是维新派操之过急?
任务三 【认识升华】
(3)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两者任选其一作答)

孔子学院是中国派驻外国推广中国文化的教育机构,目前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 400 多所孔子学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创始人孔子生活在那一时期?如果要了解孔子的言 行,你认为应该查阅哪部经典著作?(3 分)
(2)秦朝时,秦始皇对儒家采取了什么措施?西汉时,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 从此确立了儒学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2 分)
(3)新文化运动中斗争矛头直指“孔孟之道”,陈独秀等人大力提倡的新思想是什么?(2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孙中山生平活动大事年表:

1866年,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
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
1894年6月, 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采纳。
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
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
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
1912年2月,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制订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3年以后,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革命斗争。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材料二上海《商报》评价孙中山“不知有身,不知有家,不知有敌人,不知有危害,不知有艰难寝馈食息,必于救国,造次颠沛,不忘奋斗”
材料三孙中山曾说“吾辈即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发展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材料四 今年恰逢孙中山逝世90周年,海峡两岸纷纷举行各种活动,隆重纪念孙中山

3月12日,南京各界人士拜谒中山陵
请回答:
(1)据材料一,1892年至1894年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概括材料中有关孙中山在1894年—1912年期间的具体革命活动。
(2)材料二评价孙中山有五个“不知”,你怎么理解?结合材料三,你能感受到孙中山怎样的精神品质?
(3)今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哪怕日本强盗凶,我们的兄弟打起仗来真英勇。
哪怕敌人枪炮狠,找不到我们人和影。
让敌人乱冲撞,我们的阵地建在敌人侧后方,
敌人战线越延长,我们的队伍愈扩张。
不分穷,不分富,四万万同胞齐武装,
不论党,不论派,大家都来抵抗。
我们越打越坚强,日本的强盗自己走向灭亡,
看最后胜利日,世界和平现曙光。
----贺绿汀《游击队歌》

(1)从材料一地图归纳这场战争的特点,并评价李鸿章的言论。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有何反应?(4分)
(2)材料二所指的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的意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从力量和地位两方面归纳中国抗击日本的这场战争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当前形势,从抗击日本侵略的两次战争中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