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是中国派驻外国推广中国文化的教育机构,目前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 400 多所孔子学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创始人孔子生活在那一时期?如果要了解孔子的言 行,你认为应该查阅哪部经典著作?(3 分)
(2)秦朝时,秦始皇对儒家采取了什么措施?西汉时,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 从此确立了儒学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2 分)
(3)新文化运动中斗争矛头直指“孔孟之道”,陈独秀等人大力提倡的新思想是什么?(2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应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领导人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3月22日至4月1日对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并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习近平主席欧洲之行是面向未来的外交新征程,将开辟中欧关系新的历史篇章。
——凤凰国际在线
材料二中国乃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习主席一行与西方系列对话及活动展现了中欧两大文明的魅力。文明共荣之桥把中欧两大文明连接了起来。
材料三习近平在巴黎的演讲中熟谙伏尔泰、卢梭、萨特、司汤迭、雨果等作品,因熟悉人类思想和精神遗产而深邃和高屋建瓴,举座皆为之震动并热烈喝彩。
材料四习近平主席在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还希望:“我们要共同努力建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座桥梁,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1)材料一中习近平主席能够受邀出访欧洲各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列举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成就两例。
(2)在西汉时期,一条沟通东西方交通的陆上要道连接了古老的东西方文明,这条陆上要道是指什么?它的东方连接了西汉帝国,西方连接欧洲的哪一国家?
(3)18世纪,伏尔泰等思想家在法国掀起的那场思想解放运动叫什么?中国近代史上受其影响并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大事件有哪些?
(4)请联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和欧洲国家“建设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雄关漫道】
【革命】
材料一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建国】
材料二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
【建设】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国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8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春天的序曲。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概括材料二中 “1911年革命”和“1949年革命”分别指中国历史上的哪次重大的历史事件?
(2)请分别写出材料一“南湖红船”、“八一枪声”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意义。
(3)结合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治领域发生了什么重大变革?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后,中国经济领域发生了那些重大变革?
【民主与法制】
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该法案确立了怎样的立法原则?并由此奠定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2)美国独立战争后,1787年颁布了联邦宪法。请说出该宪法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3)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颁布了《法典》。该法典在资本主义法律体系中有何地位?
【科技推动发展】
材料一马克思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威廉·李卜克内西《回忆马克思、恩格斯》
材料二这次科技革命主要在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展开。
——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蒸汽大王”指的是谁?“电力的火花”之所以能取代蒸汽,是因为哪两项发明使电能的开发和利用变成了现实?
(2)材料三中的内容反映的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情况?这次科技革命有那些特点?
【大国关系】
进入2015年,伴随着乌克兰东部局势紧张,美国、俄罗斯关系跌入低谷,美俄是当今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图的两个大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解读材料走进历史】
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曾经他们一度成为同仇敌忾的盟友,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势均力敌的仇者,美洲的古巴、亚洲的阿富汗都留下他们争霸的痕迹。也许在《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的漫画中,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美国如愿以偿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然而,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也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军事实力的强大,仍使俄罗斯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
(1)根据材料中“曾经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友”,用史实说明美俄(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盟者”的标志。
(2)根据材料中“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他们正式成为“仇者”的标志是什么?“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请问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关注现实展望未来】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克里米亚及塞瓦斯托波尔代表签署条约,允许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以联邦主体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美国副总统拜登周二指责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行动是‘霸占土地’,并称美国和欧洲将对莫斯科实施进一步的制裁。”
(3)在克里米亚问题上俄罗斯态度强硬,美国、欧盟积极干涉,表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特征是什么?从中我们也可以得知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4)让历史告诉未来,请你就美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发表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