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近现代史上,中美日三国的外交关系风云变幻,跌宕起伏,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未获实利,随即将目光转向了东方,加快了同日本争夺远东和太平洋的步伐。在美国的发起下,1921—1922年间,美、英、法、日、意、中等九国在华盛顿举行国际会议。
(1)根据材料分析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文件是什么?这次会议对中国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
材料二   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宣言。宣言把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集合到了反法西斯的大旗之下……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写出中美等国共同签署的宣言名称。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哪个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在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打击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哪个军事集团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材料三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
材料四  下图为1972年2月6日的《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 Nixon's China Odyssey。画面表现了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表演。

(3)材料三、四反映中美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中美关系的改变对中日关系有何直接影响?(2分)
材料五  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2012年1月16日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纪念活动上致辞说,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既是双方的共同责任,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总之,这是一个中美相互激励的时代……太平洋之大、世界之广,足以包容崛起的中国与美国。
——阮宗泽《习近平访美:深化共识,同舟共济》
(4)综合上述材料,放眼未来,你设想中美日三国应构建一种怎样的外交关系?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
材料一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材料二"立法权是制定.修正或废止法律的权力,代表国家的一般意志,应由人民集体享有,人民通过自己的立法机关来行使立法权。立法机关定期开会,除此之外还有权监督法律的执行。""行政权是决定媾和或宣战,派遣或接受使节,维护公共安全,防御侵略的权力,它执行国家的意志,应该由国王掌握。""司法权是惩罚犯罪或裁决私人讼争的权力,具有独立性,应由法院和陪审官会使。"
--孟德斯鸠
材料三人们在建立国家时,每个人通过契约把所有的权力都转交给了集体,在由这样的契约所建立的国家里,所有的人在政治权利方面都是平等的,人民集体经常表达出来的意志成为"公意",它构成主权,主权即公意的运用。人民的主权是至高无上的,神圣不可侵犯。它必须由人们直接行使,不能被代表,它是统一的,也不能被分割。政府是主权者的执行人,应该执行人民的意志,受人民监督。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有权任用和罢免他们。
--卢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思想主张的共同之处。
(2)思想最终演变为行动。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最先在哪个国家实践?卢梭的思想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起了积极作用,请举两例说明。
(3)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实质上的相同点。

阅读下列材料
工业化--这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材料一所谓洋务运动是清廷在同治年间兴起的"求强"."求富"活动。从事这一活动的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李鸿章就是洋务派的首领。……为了巩固清朝统治,李鸿章提出变"成法".立"奇业"的主张,即是在不变更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略事变革,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加强内部统治,对付新的"变局"和"强敌"。--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刚刚解放的新中国,一项主要任务便是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为此,在"一五计划"当中,国家将株洲等15个城市列为重点建设的大工业城市,并集中主要力量实施外援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156个重点项目中,株洲占有4个,即扩建331厂,新建硬质合金厂.发电厂.洗煤厂……新中国的宏伟工业蓝图由此展开,工业株洲的华丽篇章开始书写。
--《株洲日报》
材料三"看工业,到株洲",株洲人曾经骄傲了半个世纪。"看污染,到株洲",株洲人为此尴尬了几十年。继"一五时期"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工业城市之后,2007年底,株洲再次被时代赋予使命.被国家寄予厚望,成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的重要一极。株洲人推进"两型"建设,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毅然决然地开始了从"机声隆隆"的工业基地,向"鸟语花香"的"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转变。
--《一部民族工业的崛起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洋务派的首领"李鸿章创办了哪些著名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举一例)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和失败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化的重点。
(3)株洲工业发展是中国工业化历程的一个缩影。根据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历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往从中国输入西方的物品和技术
从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
①大量的丝和丝织品
②凿井.冶铁
①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
②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
③罗马的杂技.印度的佛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可知,汉代丝绸最远可以运到A国,写出该国的名称。为加强对图中西域(今新疆地区)的管辖,唐朝和清朝个设置了什么机构?
(2)根据材料二,说说丝绸之路的重大贡献。
(3)夏华同学一家暑假将赴丝绸之路范围内旅游,请你推荐两处历史人文景观,并说明推荐理由。(陕西和甘肃段各推荐一处)
(4)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演讲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你认为这一构想的提出有何重大战略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各国、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市场更为开放,资金、技术、人才等流动更加广泛和迅速,这一切为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胡锦涛《推动全面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材料二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全面评述。)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大事年表(摘录)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0年
国家正式将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设为经济特区
1982年
全面平反冤假错案;
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4年
进一步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87年
中共十三大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2年
邓小平南巡讲话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97年
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香港回归
1999年
澳门回归
2001年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请你以经济特区为主题设计一道历史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有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最大变化的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不少于150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