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国崛起》解说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
材料二:
|
2013年5月9日,“城市记忆·经典上海”——第七届上海市档案馆日宣传月系列活动拉开帷幕。作为系列活动之一,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展览也在当日与观众见面。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1)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的哪一次侵华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简要说明这次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有些什么体现?
(3)请你概括在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探索中,经历的三个阶段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你知道这首诗是谁作的吗?描述的是中国革命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2)在此事件的艰苦历程中,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具有生死攸关转折意义的重大会议,请说出这次会议的名称?
(3)诗中反映红军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红军留给我们的伟大精神有哪些?
关于对拿破仑的评价,有不同的看法。请结合所学的知识,说说你的理由。
材料一:从14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地中海沿岸的手工工场、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使世界朝着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关键一步。这是一个被称为“人的发现”和“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材料二:经过漫长的航行后,他和同伴于1492年突然发现远处有陆地,于是高兴地前往,到了近处一看,原来是座海岛,就是现在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印第安人说:“他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
(1)据材料一,“人的发现”、“地理大发现”分别指什么事件?
(2)材料一,“人的发现”这一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他是哪一位航海家?
(4)最早开辟新航路的是哪两个国家?
(5)“人的发现”、“地理大发现”共同的作用是什么?
18世纪,在英国又爆发了一场革命,这是在生产领域的一场革命,它把人类带入新的时代。这是一场什么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在交通方面有什么新发明?(举2个例子)革命完成的标志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