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闫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A、B、C三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C的焦距未知.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所示.
(1)小闫想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应选用 _____ 凸透镜(选填“A”或“B”或“C”).实验过程中,他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凸透镜35cm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__的实像.
(2)小闫将凸透镜C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然后让烛焰在光具座上0到50cm刻度线之间移动,他发现蜡烛只有在35cm到50cm刻线之间移动时,光屏上无法找到蜡烛的像.由此可判断烛焰在光具座上17cm刻度线处时,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的 像.
(3)某次实验时光屏上呈现了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像,小闫将近视眼镜镜片放置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观察光屏发现像模糊了,她要想重新观察到清晰的像,可以将光屏向 (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底部、侧壁和 ;
(2)实验中必须要选取初温相同且 (选填“质量”或“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选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甲和乙两种液体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在相同时间内甲和乙两种液体 相同;
(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甲和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 的吸热能力更强;
(4)若甲液体的比热容为 ,则乙液体的比热容为 。
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焦距分别为 和 两个凸透镜,为了顺利完成实验,你应该选择焦距为 的凸透镜;
(2)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的性质是倒立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如果此时将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3)若小华在做实验时,不小心让凸透镜和自己的衣服发生了摩擦带了静电,将一小片碎纸片吸附到了凸透镜上面,将凸透镜的镜面遮挡住了一部分,此时光屏上 (选填“烛焰的像不完整”、“会有纸片的像”或“烛焰的像变暗了些”)。
小明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矿石密度“时(矿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可使用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烧杯、细线和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帮助小明完成测量任务。
(1)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
。
(2)矿石的密度表达式为 。
电流表的内阻很小,通常情况下可忽略不计,小明探究电流表的电阻值时,如图甲所示,他先将 的定值电阻接入电源电压 (电压保持不变)的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为 ;他将电流表接入电路中,如图乙所示,测得电流却是 。
(1)电流表的内阻为 .电流表接入电路后, 两端的电压变化了 (保留小数点后二位数字)
(2)当电流通过电流表时,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其工作原理是 。
小明用甲图装置,探究固体熔化现律”,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温度 |
|
|
0 |
0 |
0 |
0 |
1 |
2 |
(1)请根据实验数据在乙图中作出固体熔化的图象。
(2)根据做出的图象,可以判断此固体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该物质在固体状态下的比热容 它在液体状态下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