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桌上有带横杆的铁架台、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细绳,另外还有钩码一盒,质量不等的滑轮2个,滑轮的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很小,可忽略不计。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证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所受重力有关。
(1)写出实验步骤;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如图所示,把一个底面积为S,高为l的长方体浸没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上、下表面分别距液面为h1和h2,因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所以长方体各表面都受到液体的压力。
(1)分析图中长方体的受力情况,其受到浮力的原因是 ,浮力的方向是 。
(2)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请从浮力产生原因的角度推导出这一结论。
采用如图的装置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接通电源,瓶内的空气被加热后膨胀,使U形管中的液面发生变化,通过观察U形管的液面变化情况比较出瓶内电阻丝的发热多少。
(1)如图所示的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 电流 的关系,通电一段时间 左瓶 (选填“左瓶”或“右瓶”)内的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
(2)让实验装置冷却到初始状态,把右瓶并联的两根电阻丝都放入瓶内,接通电源比较两瓶内电阻丝发热多少。此时该装置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 电阻 的关系,一段时间后电阻丝产生的热量 左瓶 (选填“左瓶”、“右瓶”或“两瓶一样”)多。
在一节物理校本研究课中,小明同学与小芳同学要比较甲、乙两种比热容的大小,他们准备了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了初温和质量相同的甲、乙液体。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加热的方式选择下列的 B (填字母代号)更科学。
A.用两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甲、乙液体的烧杯加热
B.用两只功率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浸没在甲、乙液体中加热
(2)在两种液体都不沸腾的前提下,小明认为要把甲、乙两种液体都加热到相同的温度然后进行比较;小芳认为要加热到相同的时间然后进行比较,你认为方法可行的是 两人都可行 (选填“仅小明可行”、“仅小芳可行”或“两人都可行”)
(3)根据你第(2)问做出的选择,说出应该怎样判断得出甲、乙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
如图1所示,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的电路中,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5V、额定电流小于0.6A。
(1)根据电路图,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中的器材连接成完整的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
(2)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灯不亮,若只有灯泡处开路,则 表无示数(选填“电流”或“电压”)。排除故障后,再次闭合开关,应将滑片由最大电阻处缓慢向 端移动(选填“A”或“B”),使灯逐渐变亮。
(3)第一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则通过灯L的电流为 A。
(4)由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5)实验中,灯L的亮度第二次比第一次亮,第三次更亮。结合表中数据,通过计算和分析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越 (选填“大”或“小”),灯泡就越亮。
次数 |
电压/V |
电流/A |
1 |
2.0 |
|
2 |
2.5 |
0.24 |
3 |
2.8 |
0.25 |
(1)如图1所示,甲物体重3N,乙物体重10N,用绳绕过定滑轮相连(不计绳重与摩擦)。乙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则a绳对甲的拉力为 N。
(2)在分析b绳对乙的拉力时,小明认为是3N,小慧认为是7N。
a.小明做了以下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某物体的重力(如图2);然后将绳子靠着定滑轮(不计绳重与摩擦),如图3所示,弹簧测力计依次放在A、B、C、D位置时,其示数保持不变。由此可见,定滑轮只改变了力的 ,不改变力的 (均选填“大小”或“方向”)。所以,小明认为图1中b绳对乙的拉力为3N。
b.图1中b绳对乙的拉力和乙对b绳的拉力是一对 (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为了探究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再做如图4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丙与丁相互对拉,它们的示数相等。于是可以得出,b绳对乙的拉力 乙对b绳的拉力(选填“等于”或“不等于”)。由此可知,图1中b绳对乙的拉力为 N。
(3)再通过受力分析可得,图1中地面对乙有 N的支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