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统一建制篇】秦实现了我国疆域政治上的大一统,汉实现了思想上的一统天下,至明清,大至开疆固本,小至工程营建,若非集权之利,岂割能及哉。
(1)秦朝的建立奠定了中华统一的雏形,请写出为秦实现统一奠定基础的事件:军事上__________________,经济上_______________
(2)秦汉时期,对儒家思想一抑一扬。秦朝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朝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这两种不同的措施有着共同的根本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抗争探索篇】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与抗争。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探索抗争史。
(3)请简要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4)请写出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发生的四次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名称
(5)浅谈一下中国近代化探索对我们的启示
【独立自强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成功的革命道路,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6)“南湖红船”、“八一枪声”各指什么事件?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成功的革命道路是什么?(3 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汉朝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秦汉时期的秦兵马俑等艺术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改革与创新是人类得以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是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0年,在德国的街头,这位铁血宰相(俾斯麦)偶然遇到了两群东方人:一群是日本人,一群是中国人。……那个小国的人来到德国以后,翻译典籍和制度。那个天朝大国的人来到德国以后,大部分在学做生意、挣钱。铁血宰相说,30年内那个东方的岛国必将成为强国,而那个东方的天朝大国必将成为弱国,后者必将受前者的欺凌。
材料二:1921年列宁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材料三:罗斯福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后来被称作“新政”(NewDeal),其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复兴(Recovery)和救济(Relief)。罗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1)据材材料一判断当时中日两国正在进行什么改革?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造成中日甲午战争结局的主要原因。(3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为“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意义
(3)“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新政”有何突出特点?(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新中国不仅在政治上赢得独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经济建设上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材料三:改革开放后,中国面临相对有利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适时制定了恰当的政策,促进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结合材料一,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图片所放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进行的两次成功的探索。
(3)材料三中“相对有利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指的是什么?我国为顺应这种潮流而采取的举措是什么?
(4)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民族复兴之路,有许多历史经验值得我们去感悟,请写出一条最深刻的肩示。

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图说历史】

(1)图中所示历史事件为什么能成为“二战纪念海报”的主题?
原因: (3分)
【史论结合】
材料: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兹宣告:
……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协约。
——节选自《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1月1日)
(2)据材料,概括1942年后反法西斯战争的特点。并举政治方面的史实一例加以说明.
特点:
政治:
【方法运用】亚里士多德说:“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图中所示内容是小军与小丽对于“二
战”的评价:

(3)小军与小丽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是否正确:
理由: (2分)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中国共产党奋斗之路”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1)图1、图2是中国共产党两次重要会议的遗址,分别指出它们在中国共产党奋斗之路中的历史地位。
图1:
图2:

注: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中国共产党两次“走自己的路”分别是什么道路?
第一次“走自己的路”是指:
第二次“走自己的路”是指:

(3)据表,概括1978-2012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对于中国共产党奋斗之路,谈谈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历史认识?
认识:
(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和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的辉煌成果。
——节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生产的革命”这一历史阶段被称为什么时代?
时代名称: 。(2分)
材料二图1、图2。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导致图1、图2所示能源变化的主要因素。
图1:
图2:
材料三然而,在工业革命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科学的历程》(吴国盛)
(3)你同意材料三的观点吗?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是否同意:
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