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本领.
(1)先调整 铁夹,(选填“上面”或”下面”)使石棉网处于适当的高度;再调整另一个铁夹,使________处于适当的高度.(选填“烧杯”或“温度计”)
(2)依据小明的探究方案,实验探究过程中,除了选用相同规格的烧杯和酒精灯,还需要控制水和食用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3)实验探究记录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t/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水的温度/℃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食用油的温度/℃ |
30 |
32.5 |
35 |
37.5 |
40 |
42.5 |
47 |
47.5 |
50 |
52.5 |
55 |
在这些数据中,第______min食用油的温度记录错误,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加热时间相同时,食用油升高的温度比水______(填“高”或“低”).分析比较水在第5 min、10 min和食用油在第2 min、4 min的数据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加热的时间比食用油的________(填“长”或“短”),进而得出_______的吸热本领比较大.
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用四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编号 |
液体 |
质量/g |
初温/℃ |
末温/℃ |
加热时间/min |
1 |
水 |
200 |
20 |
28 |
8 |
2 |
水 |
100 |
20 |
28 |
4 |
3 |
煤油 |
200 |
20 |
28 |
4 |
4 |
煤油 |
200 |
20 |
24 |
2 |
(1)在实验中用来间接反映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比较1、2两个烧杯,可以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有关;
比较3、4两个烧杯,可以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有关; 比较1、3两个烧杯,可以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有关;
(3)该实验在探究多个影响要素时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某同学按照课本要求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填入下表:
实验次数 |
A处的电流IA/A |
B处的电流IB/A |
C处的电流IC/A |
1 |
0.10 |
0.12 |
0.22 |
2 |
0.20 |
0.24 |
0.44 |
3 |
0.25 |
0.30 |
0.55 |
⑴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⑵测量三次的目的是:。
以下是小凡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1)他的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2)纠正错误后,每隔2min测量一次水的温度,得到温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此时当地气压(选填“<”、“>”或“=”)1个标准大气压。
(3)分析图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利用如图电路,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图中甲、乙、丙是镍铬合金丝,甲、乙长度相同,乙、丙粗细相同。实验中,根据判断接入M、N两点间电阻的大小,探究导体电阻与其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应选用的电阻丝是。如果选择乙和丙来做实验,还可以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的关系。
王红同学的实验小组进行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实验,三位同学观察温度计的方法
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如图所示寒暑表温度计的示数为℃,它能测出的最低温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