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小红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试分析其原因是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小枫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 _;C、D、E三种装置中选择收集氨气的装置,只能选用C,由此可知氨气所具有的性质是 (写出1点),若用G装置来收集氨气,则氨气应从 端进入。
(4)小明同学说:在B装置中放足量生石灰,通过分液漏斗滴加浓氨水,可以连续产生氨气。此过程中生石灰的作用是 。欲用B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还应选择装置 。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用H装置检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海用下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为说明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该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可重复选用)。
①从b端通氮气
②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
④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10梧州45).现有CuSO4、NaCl、NaOH、Na2SO4四种溶液,通过观察即可鉴别出来的是(填化学式,下同)溶液,将其滴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可鉴别出溶液;剩余的两种溶液,各取少量原溶液再滴加溶液即可进行鉴别。
(10长春中考21.)将稀盐酸、Na2CO3溶液、Ca(OH)2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A和滤液B。
(1)得到的固体A是;
(2)探究滤液B中是否含有Na2CO3:取少量滤液B滴加足量稀盐酸,始终没有气泡冒出。由此得出结论:;
(3)探究滤液B中是否含有CaCl2:取少量滤液B滴加足量Na2CO3溶液,没有沉淀出现。由此得出结论:不含有CaCl2。这一探究同时说明滤液B中也不含有Ca(OH)2;
(4)综合分析可知: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①;可能含有的溶质是②。
(10红河24)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l、Ba(NO3)2、CuSO4、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粉末进行如下实验:
(1)固体粉末中一定含,一定不含。
(2)写出步骤1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0湖北省黄石市21)已知A—G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E、F为单质,A、E为固体,E为产量最大的金属,C、F为气体,反应②为实验室制取C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G。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10江西21)(6分)已知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如果A、B均为黑色固体,C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E是气态单质。则C的化学式是,E的用途可能是,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如果C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A溶液与B溶液反应的现象是, 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