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两种重要物质。请你参与下列氧气和二氧化碳有关制备、转化的实验探究活动。
Ⅰ: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1)图中仪器的名称:a ,b 。
(2)用装置A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要制得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装置 收集。
(3)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可选择装置 ;向装置中加入药品前的一步实验操作是 。该组合装置既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又可用来制取氧气,其中选用相同发生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原因是 。
Ⅱ:用过氧化钠反应来制取氧气,是潜水员使用的供氧装置的原理。
【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在不需要加热的情况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盐);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
【设计装置】为验证过氧化钠(Na2O2)和CO2反应生成的气体,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向装置X中通入足量CO2气体,观察到X瓶中的淡黄色固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同时见到Y、Z装置中有气泡出现。
【实验分析】
(4)Y中的溶液是 ;Z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5)验证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的操作是 。
(6)反应结束后,可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X瓶中过氧化钠是否有剩余(除用二氧化碳验证外),其实验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如图表示某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通常称之为“价类图”“→”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甲、乙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填空:
(1)乙的化学式是 ;
(2)甲的用途有 (任写一种);
(3)上述转化中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 、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 ;
(2)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
(3) 时把40g物质 投入8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硒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湘西地区土壤中硒的含量较高。据图回答:
(1)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图D表示的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A、B、C、D中表示金属元素的是 (填序号)。
用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中数字的意义填空。
(1)2个碳原子 ;
(2)1个钠离子 ;
(3) 中“3”的意义是 。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物质,可帮助消化;B、C、E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C、D、E为氧化物,F为固体。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的化学式是 ;
(2)物质F的用途是 (任写一种即可);
(3)若物质D为红棕色固体,请写出D与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