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的重要思想,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一脉相承,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对文艺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讲话发表后在全国文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共鸣。
在此背景下,高二某班同学对当前的文化现象展开了探究。
材料一:文化是指相对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精神产品,属于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上层建筑。从文化的内涵上来看,它承载着社会诉求、教化理想、审美判断等精神内容,具有教育人民、引导社会的重要功能,因而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而从其存在与发生作用的方式来看,文化以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存在,具有一般商品都 具有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可以通过市场交换获取经济利益、实现再生产。文化产品是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的统一。正确把握“两种属性”的关系,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两个效益”即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材料二:近期,“土豪”一词如同病毒一样瞬间传遍网络。旧时,“土豪”的指凭借财势横行霸道的乡间富人。如今,“土豪”被网民们赋予了新的定义——财大气粗、无脑消费、有钱又喜欢炫耀……
“土豪”你凭什么这么火?说到底,“土豪,我们做朋友吧”的潜台词就是“我也想变成一个挥霍无度的土豪”。美国媒体评论:新词“土豪”流行令中国文化失色。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文化产品的属性?
(2)对“土豪”此类文化现象,有人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请依据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说明。
(3)综合运用哲学知识,结合习近平文艺座谈会精神,以“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为主题写一篇时事评论。(8 分)
要求:
①论点紧扣论题,评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校高三(2)班组织学生针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正确性进行大讨论:甲组认为,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都是我们应该提倡的;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非科学的,我们应彻底否定。乙组认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各有得失,应辩证地认识。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什么?
(2)对两组同学的观点你是如何认识的?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行”原指“五材”,即水、火、木、金、土。早期的“五行”说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多样性及世界本原的认识。西周末年,史伯提出了“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的观点。
材料二 霍尔巴赫是18世纪的一位著名哲学家。他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不同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
材料三 恩格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的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就是把它的质的差异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在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的存在着的东西。”
(1)上述三种观点共同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世界观?
(2)对以上三种观点作出简要评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9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主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结合材料,用哲学中有关认识的观点,说明世博会为什么能“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

2012年11月8日~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材料二 在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针对推进党的建设,特别是反腐倡廉工作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十八大闭幕后20余天,在全国范围,不完全统计已有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重庆市北碚区区委书记雷政富等12名高级官员,因被举报或涉嫌各种违纪,被纪委调查。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对中国共产党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转移迟来,到城市务工。目前,全国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其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达1.2亿左右。农民工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一 据调查,2004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企业出现了“招工难”问题。2009年以来,大范围的“民工荒”再次在这些地区出现,不仅缺工人群由技术工人扩展到普通工人,而且缺工的时间分布由“季节性”、“阶段性”向“常态化”、“全年性”转变。从农民工找不到工作的“民工荒”,到目前企业招工难的“民工荒”,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变。
材料二 在农村外出务工群体中,“80后”、“90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约占60%。他们希望通过进城务工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但客观存在的城乡差距让他们遇到许多实际生活问题,一些不平等现象也让他们产生了较大的心理落差。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党和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将解决“三农问题”视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党和政府为什么重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结合国家职能相关知识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政策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