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下丘脑内部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图(局部),其中神经元C为神经内分泌细胞。当突触小体释放少量神经递质时,突触后膜会产生一个小电位,此小电位可以叠加,达到一定阈值后会引发动作电位。某兴趣小组为验证此现象,进行了以下四组实验:
(说明:实验条件适宜,实验过程中材料保持正常活性;每次刺激强度适宜且相同)
①给A连续两个刺激(间隔稍长);②给A连续两个刺激(间隔很短);③给B-个刺激,(间隔稍长)再同时给A、B-个刺激;④给A、B交替连续多个刺激(间隔很短)。记录每组实验中的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只有④产生动作电位。
请回答:
(1)当人进入寒冷环境时,神经元C可以释放 ,神经元C在体温调节中属于反射弧的 ,此时比炎热环境更容易集中精力,兴奋性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2)若给予神经元的D处一个超过阈值的刺激, (能/不能)在A、B上检测到电位变化。
(3)实验②中的突触后膜小电位叠加是因为突触前膜释放的 累加作用于突触后膜,主要引起 离子通道开放增加,导致电位变化增大。
(4)请参照①②③将④的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画在以下坐标系中。
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请回答:
(1)碳在大气与A、B、C之间的流动主要是以形式进行的。
(2)碳从大气中流向B是通过实现的。从A、B、C流向大气是通过
实现的。
下面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分析回答:
(1)碳在大气与A、B、C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形式进行的。
(2)图中D—C过程和C—D过程, 分别是通过和实现的。
(3)碳循环始终与伴随在一起进行。
下面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共有条食物链。
(2)能量从植物流人到昆虫的传递效率约为
(3)该食物网中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
下图是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林木、植食性昆虫和食虫鸟三个种群连续七年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请分析:
⑴图中的a、c两条曲线各代表什么种群?并指出它们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
a
c
⑵假如食虫鸟被大量捕杀,该生态系统中最直接受害的种群是。如果该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遭到破坏,其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低。
分析下面培养基的配方:KH2P04、Na2HP04、MgSO4·7H2O、葡萄糖、尿素、琼脂。请回答:
(1)在该培养基的配方中,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和氮源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想一想这种培养基对微生物是否具有选择作用?如果具有,又是如何进行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