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质)形态的变化,图2是该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若图1表示的变化发生在植物根尖细胞中,请用箭头和字母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DNA分子结构稳定性较低的阶段是 (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2)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过程, c→a过程中细胞中会发生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从而导致__________________。
(3)若此生物体基因型为AaBb,已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染色体上基因分布如图2所示,则②染色体DNA发生了__________;若此变化发生在某个精原细胞分裂形成精细胞过程中,则最终可形成_______种类型的精细胞。
如图甲所示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乙所示为出入方式与浓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A代表__________分子;B代表____________;D代表____________。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_____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b可用图乙中的表示,可用图乙中②表示的为a~e中的________。
(5)甘油、乙醇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分别是图中编号和;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_____。
完成下面的概念图。
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其中1~7表示生理过程的某一阶段,A~G表示生理过程中相关物质,请据图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或生理过程的名称:E,G,6。
(2)细胞中发生1过程的部位是,其上分布着与光合作用有关的物质有。
(3)上述过程可以产生ATP的有(填序号),可以表示[H]的物质有- (填字母)。
(4)7过程可产生合成A的原料,这些原料的运动方向是。
(5)写出3、4、5过程的化学反应式。
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注入3mL淀粉糊,然后在甲试管中注入2mL新鲜的小麦淀粉酶滤液,在乙试管中注入2mL清水。振荡两支试管,将其下半部浸在35℃左右的温水中,约5min,然后同时取出两试管,分别滴入1滴碘液。如图所示,请回答:
(1)两试管中的现象:甲,乙。
(2)该实验证明了酶的,酶之所以具有这样的作用是因为。
(3)实验过程为什么要恒温35℃?。
(4)若要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设计试管丙,丙试管中的成分应和试管内相同,并将该管放入中,该试管内最后颜色变化是。
(5)若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可另设计试管丁和甲对比,丁试管内应先后加入。(填写代号,注意顺序,2分)
A.等量的鸡蛋清 |
B.新鲜小麦淀粉酶滤液2mL |
C.双缩脲试剂 |
D.3mL淀粉糊 |
E.适量的NaOH或HCl
F.一滴碘液
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实验序号)。
(2)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
(3)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关。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阶段反应,该反应变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