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研究人员利用一定量的紫外线(UV)辐射和加倍的C02浓度处理番茄幼苗,直至果实成熟,测定了番茄株高及光合作用相关生理指标,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分组及实验处理 |
株高(cm) |
叶绿素含量(mg.g-1) |
![]() |
|||||
15天 |
30天 |
45天 |
15天 |
30天 |
45天 |
|||
A |
对照(自然条件) |
21.5 |
35.2 |
54.5 |
1.65 |
2.0 |
2.0 |
8.86 |
B |
UV照射 |
21.1 |
31.6 |
48.3 |
1.5 |
1.8 |
1.8 |
6.52 |
C |
C02浓度倍增 |
21.9 |
38.3 |
61.2 |
1.75 |
2.4 |
2.45 |
14.28 |
D |
UV照射和C02浓度倍增 |
21.5 |
35.9 |
55.7 |
1.55 |
1.95 |
2.25 |
9.02 |
(1)据表分析,C组光合作用强度明显高于A组,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_______________促进了暗反应;另一方面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含量增加,促进了光反应。
(2)表中数据表明,C02浓度倍增可以_________________(增强/减弱)UV辐射增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C02浓度倍增能促进番茄植株生长。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C02促进了植物生长素的合成有关。要检验此假设,还需要测定A、C组植株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若检测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假设。
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红薯吃起来比土豆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在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处于休眠期的红薯块根与土豆块茎处理30 min后测定还原糖的含量。结果如图:
(1)由图中曲线可知,60 ℃时红薯还原糖含量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与红薯相比土豆不含还原糖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定土豆中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①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为还原糖;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材料与用具:去掉淀粉与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斐林试剂甲液,斐林试剂乙液,苏丹Ⅲ染液,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 |
![]() |
第二步 |
向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水浴加温至60 ℃的____________溶液,水浴保温5 min |
第三步 |
将________________混合均匀,向A、B试管内各加入2 mL,然后________________ |
实验结果预测:
该实验最可能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图是某种细胞结构的模式图,乙图是甲的局部放大。丙图是甲细胞中膜结构的模式图。
(1)甲乙两图可能表示的细胞是 。
A.黑藻叶肉细胞 |
B.大肠杆菌细胞 |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
D.人口腔上皮细胞 |
(2)乙图中,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集中在 ;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_ (用图中编号表示)。
(3)若丙图表示乙图③结构上的膜,则R和S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 。
(4)若把甲图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将发生___________,图中⑤处液体浓度将 。
(5)若将甲图细胞离体培养,从外植体到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中,培养基中需要添加的植物激素有 。
科学家通过诱导黑鼠体细胞去分化获得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继而利用iPS细胞培育出与黑鼠遗传特性相同的克隆鼠,流程如下:
(1)从黑鼠体内获得体细胞后,对其进行的初次培养称为 ,培养的细胞在贴壁成长至铺满培养皿底时停止分裂,这种现象称为
(2)图中2-细胞胚胎可用_________方法从灰鼠输卵管内获得,也可从灰鼠体内取出卵子,通过 后进行早期胚胎培养获得。
(3)图中重组囊胚通过 技术移入白鼠子宫内继续发育,暂不移入的胚胎可使用 方法保存。
(4)小鼠胚胎干细胞(ES)可由囊胚的 分离培养获得,iPS与ES细胞同样具有___________特性,有望在对人类iPS细胞进行定向诱导分化后用于疾病的细胞治疗。
海栖热袍菌生活在55~90℃的海底火山口处水域,其产生的乳酸脱氢酶(LDH)具有极强耐热性。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该酶以用于工业制备NAD+(一种辅酶),基本技术流程如下图。请回答:
(1)过程①中,应提取______的基因组DNA作模板;同时根据___________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过程①中使用的工具酶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过程③前,利用________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
(3)以鉴定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此方法称为___________
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病香蕉的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抗病基因后,常利用__________技术进行扩增,利用该技术扩增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 。该技术的完成需要_____________ 酶。
(2)使用农杆菌将抗病基因导入香蕉细胞中,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_________可将抗病基因转移至香蕉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上。
(3)卡那霉素会抑制香蕉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欲利用添加了卡那霉素的培养基筛选已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细胞,则基因表达载体A的构建时,应含有___________, 以作为标记基因。
(4)抗病基因进入香蕉细胞内,并在香蕉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该过程称为 _______________。
(5)欲检测抗病基因是否表达出蛋白质,可从转基因抗病香蕉中提取蛋白质,用_______________ 予以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