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世界局部地区图”,一艘海轮从甲地出发驶往丁地。此时图中PQ线为昏线且与极圈相切。据此完成各题。当日,甲地与丁地相比:
A.正午太阳高度小 | B.白昼时间长 |
C.自转线速度小 | D.日出方位不同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山脉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 B.轮船经过乙处海峡时逆风逆水 |
C.甲地和丁地气候类型相同 | D.丙地很适宜种植水稻 |
图4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问题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 | B.230米 | C.340米 | D.420米 |
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 | B.310米 | C.360米 | D.410米 |
图4是2006~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读图回答问题。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A.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 |
B.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
C.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 |
D.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 |
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
B.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 |
C.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 |
D.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 |
左图为“某大陆沿海某地区七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右图为“EF线的地形剖面图”。
读此两图完成问题。右图中与左图相对应的地形剖面图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左图的比例尺为M,剖面图(右图)的水平比例尺为N,则
A.M<N | B.M>N | C.M=N | D.无法判断 |
右图中a、b、c、d四地降水量最多的是
A.a | B.b | C.c | D.d |
读图“沿40°N亚洲东西向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有关E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 |
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
C.所在国家是伊拉克 |
D.地表形态深受冰川作用影响 |
以下描述合理的是
A.H地的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湿地面积广大 |
B.I河此处河段正奔流在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
C.G地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 |
D.沿图中剖面线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 |
读 “四个国家的部分地区图”,完成问题:四城市所对应的国家错误的是
A.①—意大利 | B.②—加拿大 | C.③—日本 | D.④—英国 |
四城市中,属于季风气候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