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是不经过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KH2PO4 |
1.4g |
Na2HPO4 |
2.1g |
MgSO4·7H2O |
0.2g |
葡萄糖 |
10g |
尿素 |
1g |
琼脂 |
15g |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自来水定容到1000m3 |
(1)此培养基能否用于植物组织培养? ,理由是 。
(2)培养基中氮源是 ,这种培养基在功能上属于 培养基,目的是只允许能合成 的微生物生长,其他微生物均不能生长。
(3)欲从土壤中分离获取上述特定微生物,可采用 法进行接种。
(4)在以尿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使指示剂变红色,而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是 法。
生物兴趣小组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I.甲组学生在研究温度对两种天然酶(能催化同一种反应)的作用后绘制了如下数据图。观察他们的数据图,回答问题:
(1)酶B达到最大活性的温度是,两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相等的温度是。
(2)在0~30℃的温度范围内,酶A的活性变化是。
(3)如果先将酶B置于100℃的温度下,然后逐渐降低温度,反应速率的变化是。
(4)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酶应该如何保存?Ⅱ.下面是乙组同学以小麦为材料所进行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5)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放置于条件下直至试管中出现砖红色,说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
(6)在盛有10 mL3%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新鲜的发芽的小麦种子研磨液时,试管中有大量气泡生成,将点燃的卫生香插入试管,火焰变得明亮,这个实验证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这种酶的化学本质是,可用试剂鉴定。
(7)若乙组同学想研究pH对小麦种这种酶活性的影响,则应设置的自变量是,实验题目是。
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获取较纯净的细胞膜最好选用的细胞是,原因是。
(2)甲图中的①②③分别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是通过方式进入细胞。
(3)乙图是一个动物细胞内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浓度,其中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是,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细胞的是。
(4)白细胞能通过改变形状穿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炎症部位吞食病菌,这说明细胞膜具有。
(5)人的小肠上皮细胞可以吸收葡萄糖而不吸收比葡萄糖分子量小的木糖,这说明细胞膜具有。
某科研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酵母菌、乳酸菌等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忘记了贴标签,请你帮他判断: (1)含有染色体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有细胞壁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________;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是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__(填“真核”或“原核”)生物。
(4)含有水、DNA、RNA、纤维素和蛋白质等成分的生物是____________。
(5)上述生物中都含有的有机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
0 ℃以上的低温可对喜温植物玉米造成伤害。为探究低温对不同玉米品种叶绿素含量及根系脱氢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从甲、乙、丙三个品种中挑选具有2~4片叶、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平均分成三组,分别放在低温5 ℃(处理1)、10 ℃(处理2)及常温25 ℃(处理3)的环境中培养4天。
②在培养期间分别测定并记录叶绿素含量及根系脱氢酶活性。
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为提取玉米叶片中的叶绿素,需要在研钵中加入________(物质)。
(2)图1表明,低温处理下玉米幼苗的叶绿素含量________。
(3)经研究发现脱氢酶活性需K+激活。图2表明低温处理下玉米幼苗的根系脱氢酶活性________,因为低温抑制了根系的________,根细胞主动吸收K+所需的_______减少,导致脱氢酶难以被激活。
(4)根据图1与图2,可以判断:甲,乙,丙三个品种中________最耐低温。
下图是水绵在不同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t1→t2期间,叶绿体_________上的色素捕获的光能增加,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增多,加速了_______(场所)中C3的还原,进而使光合作用速率增大。
(2)t2→t3期间,限制水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此时进一步增加光照强度,光合作用速率将_______(增加/减少/不变)。
(3)t3→t4期间,光合速率的提高的原因是 。
(4)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_______(增加/减少/不变)。
(5)科学研究发现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存在时间上的“延搁”,由此,相对于一直保持光照的条件,提高单位光照时间内制造有机物的量的措施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