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历史学必须从文字档案和文字档案造成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必须利用人类的一切创造物——语言、符号、农村的证据、土地制度、项圈等一切其他可利用的史料,广泛吸收其他学科——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的成果和方法。同时,又要防止把自己分割成许多各行其是的“专门化”部门。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看出正确的一项( )
A.扩展历史学的研究领域、扩大历史学家的视野 |
B.历史研究由个体劳动,变成了集体劳动 |
C.作为现代的历史学家必须把握某一时空的“总体”趋势 |
D.提出了坚持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 |
唐初唐太宗设政事堂辅制天下:“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人,反道于地,覆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指黎民),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悖道于君,逆道于仁,黩道于货,乱道于刑,克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易之。”据史料判断最初政事堂拥有的权力主要是
A.行政权 | B.决策权 | C.审议权 | D.立法权 |
西方人把科举制看作是“中国第五大发明”。下面有关科举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科举制推动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向贵族政治的转变 |
B.科举制的发明,有利于摒除权力的干扰,保证选拔的公正、公平 |
C.科举制是维系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的正统地位的重要手段 |
D.科举制的实行,在制度上使国家政权向社会各阶层开放,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作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 | B.郡县制 | C.郡国并行制 | D.行省制 |
梭伦认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与此对应的雅典政治制度是
A.梭伦废除债务奴隶制,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 |
B.实行财产等级制,一、二等级可担任高级官职 |
C.公民大会成为雅典最高权力机构 |
D.全体公民都有被选举为民众法庭陪审员的机会 |
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A.阁权与君权、部权冲突时,阁臣必败 |
B.内阁大臣虽非宰相,但拥有实权 |
C.明朝六部有超越君权的权力 |
D.内阁与六部是争权的两个中央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