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例的变化,这一变化
|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①表明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②标志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废除
③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结果 ④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④
巴黎和会上真正起操纵作用的国家是
①日本 ②美国 ③意大利 ④俄国 ⑤法国 ⑥德国 ⑦英国
A.②④⑤ | B.②③⑥ | C.①②③⑤ | D.②⑤⑦ |
下列对《非战公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维护欧洲的和平秩序 |
B.体现了尊重和平、摒弃武力的思想 |
C.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法律基础 |
D.对侵略者具有强大的约束力 |
《凡尔赛和约》未能具体解决的问题是
A.德国的边界问题 | B.德国的海外殖民地问题 |
C.德国的军备问题 | D.德国的赔款问题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以后,法国元帅福煦曾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这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大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依然存在 |
B.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终将激化 |
C.没有消除大国之间的矛盾,却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 |
D.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
英国殖民大臣丘吉尔认为:“如果把我们的海上政策建立在同日本联合起来反对美国的基础上,那么很难想象还有比这更加糟糕的政策了。”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维持英日同盟 | B.主张同美国结盟 |
C.对英日同盟持反对态度 | D.主张英、美、日三国结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