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有关近代中国境内工业统计资料(外国人办的企业略),从中获得的最准确经济信息是
|
第一时期l872—l894年 |
第二时期l895—1913年 |
|
|
设厂数[来 |
53 |
463 |
商办 |
资本(千元) |
4697 |
90801 |
官办和官商合办 |
设厂数 |
19 |
86 |
资本(千元) |
16196 |
29469 |
A.近代经济的特征是使用机器生产
B.官僚资本经济从此逐渐走向消亡
C.小农经济在近代社会中占支配地位
D.甲午战后民族资本获得迅速发展
(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
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
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
孔子有个学生名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名司马耕,字子牛。冉耕是鲁人,司马耕是宋人。这能够作为下列哪个结论的证据()
A.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牛耕 | B.春秋时期已经出现铁制农具 |
C.战国时期已经出现牛耕 | D.战国时期已经出现铁制农具 |
《诗经》中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语句。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
A.均田制 | B.井田制 | C.屯田制 | D.授田制 |
《盐铁论•通有》指出:“无末利,则本业无所出,无黼黻(织绣),则女工不施。故工商梓匠,邦国之用,器械之备也,自古有之……农商交易,以利本末。”表明作者主张()
A.合理利用资源 | B.以农为本 |
C.农工商共同发展 | D.重农抑商 |
唐代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 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 B.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
C.男女分工明确 | D.田园生活自然悠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