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指出,将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2013年至2017年改造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各类棚户区1 000万户”的存在折射出( )
①我国大部分居民生活处于贫困、落后状态
②当前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③中国住房建设还比较慢
④中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④ |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党的十八大会议中提出的一项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相辅相成,是我们国家我们党未来的发展、奋斗目标。第一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实现。这两个目标依次是()
A.达到总体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B.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C.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D.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
自强不息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下列选项能够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有()
①孜孜不倦、持之以恒②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③明公灭私、天下为公④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夙愿与共同追求。实现中国梦一靠“中国道路”,二靠“中国精神”。“中国道路”——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精神”——中国梦的强大动力。据此回答以下问题。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下列选项中关于民族精神表述正确的有()
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表现
②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是建设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④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其内涵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指()
A.改革开放道路 | B.中华民族复兴道路 |
C.自我革新道路 |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规划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分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大学等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中学生应该()
①学习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
②坚持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拒绝外来文化
③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
④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但是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罗森对此却不以为然。“这只猫最好是绿色的,否则还没有等捉到老鼠它就死了。”他以此说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这一说法警示我们()
A.发展经济只能围绕环境保护这个中心工作来开展 |
B.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
C.环境保护应该让位于经济建设,始终以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为评价标准 |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求我们必须大力促进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