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初中,学习的科目增多了,难度加大了,老师讲课的方法也变了,学校、家长对同学的要求也高了,有的同学不适应这种变化,于是逐渐变得厌学,甚至旷课、逃学,经常违反校纪校规,为了引导同学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学校开展了一次互帮互助活动。假如你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同学:
(1)请你对那些厌学,甚至旷课、逃学的同学的行为作出评析(2.5分)
(2)古人有“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的感人事例,这对我们有什么有益的启示?(2.5分)
(3)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要缩小差距,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2.5分)
【解民生共同出彩】
材料一:促进教育公平,是最根本、最长远的民生问题。2014年9月4日,针对公众普遍关注的高考违规加分问题,教育部表示:要给考试加分做“减法”,总的原则是大幅减少、严格控制。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降低过高的加分分值。同时,严厉打击加分造假。一经发现,取消高考报名资格;已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学籍。
材料二:2008—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奖励性补助资金241亿元;2014年拨付城市义务教育补助经费130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6倍。
(1)“高考加分资格造假”的做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
(2)中央财政安排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奖励性补助资金表明了什么?
(3)国家为我们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如果你身边仍有不好好学习的同学,你会如何劝导他们?
七年级(1)班的王芳同学最近收到她笔友张琼的来信。张琼在信中这样说:“过去我们的英语老师对我特别好,我很乐意听他的课,对学习也非常感兴趣,经常课前做好预习准备,主动配合老师上课,当时认为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老师。那时我的英语成绩也特别好。然而,在一堂英语课上,我旁边的同学随意讲话,老师误以为是我,并当众批评了我,我心里很不服气,又不敢说。从此,每次上英语课时,我既怕他又怨他,常常因此陷入苦闷之中,致使我无法集中精力听课,英语成绩也明显下降。你能告诉我怎么办吗?
(1)从张琼同学的英语成绩显著下降的事例中,你能领悟出什么道理?
(2)你是否遭遇过张琼类似的困惑,你是如何消除这一困惑的?
(3)你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怎样的师生关系?
一个中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升入了中学,既兴奋又紧张,新校园、新同学、新老师……看到周围一张张陌生的脸,我真想和他们交朋友。但每当看到同学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时候,我只敢站在一旁,也插不上嘴,感觉孤单、失落。我为什么就不能融入他们之中呢?
(1)面对新校园、新同学、新老师,你是怎么做的?
(2)写一句话送给这位同学,激励他走好中学的第一步。
在一次《善于交往》主题班会课上,七(1)班长李刚同学讲出了一些心里话:刚开学时,因为我是班长,经常要处理一些问题,和女生接触也比较多,就有了一些传言,我很苦闷。但后来由于我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把握好了言行举止的“度”,男女同学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好。班主任老师在总结时强调:和谐的同学关系是我们健康成长的保证。构建和谐温馨的班级,我们人人有责。
(1)你认为男女同学为避免流言传来传去这种现象的发生,在交往时应怎样把握青春,把握情感?
(2)为了构建和谐温馨的班级,共享美好的读书时光,请运用交往的有关知识向你的同学发起行动倡议。(只需列出倡议的内容要点,不要写完整的倡议书)
七年级2班的杨洋同学在日记里写到:我的同学蓓蓓来自农村,开学以来一直闷闷不乐,不与同学交往。她认为自己穿着土,普通话差,上课更不敢举手发言,总感觉同学们在背后笑她。加上她是全班最矮的一个……蓓蓓觉得未来的生活中失去了七彩阳光……我决定帮助蓓蓓走出自卑,树立自信。
请你与杨洋共同帮助蓓蓓:
(1)请向蓓蓓说明树立自信的意义,并向她介绍如何培养自信、走向成功。
(2)收集一条有关自信的格言或警句,与蓓蓓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