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英国有一位医生调查了250名癌症患者,发现有62%的人在发病前,都受过强烈的精神刺激。有人经过调查认为固执,好争辩,急躁、爱生气和爱发脾气的人,最易得冠心病。
材料二:美国作家卡森曾患了一种致残的脊椎病,医生预言,他活下来的可能只有5%。卡森并没有为此一蹶不振,而是经常阅读幽默小说,看滑稽电影,每大笑一次,他就觉得自己的病痛轻了许多,浑身就舒服许多。他坚持这种“笑疗”的治疗方法,并且病情也逐渐好转,几年后竟神奇地恢复了健康。
(1)上述两则材料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结合上述材料以及教材,说说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分别会带来什么影响?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1)结合材料说说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如何理解全会提出的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他当过搬运、送水工,还摆过地摊。为了帮患癌的母亲治病,最困难的时候,他一天打7份工,从早晨6点忙到第二天凌晨;他成绩优秀,多次获得学校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虽然生活贫寒,他却从未忘记感恩,他用平时兼职打工节省下来的钱资助了3名学生……他就是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建筑与艺术学2011级动画专业的檀正闻,他被同学们誉为“自强哥”。
(1)檀正闻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人生难免有挫折。请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向檀正闻学习,做一个自强的人?
初中生张某某经常向同学炫耀。有一天,她谎称自己是“富二代”,父母会花高价钱给她买名牌衣服。回家后,就央求做小本生意的爸爸给她买了几套昂贵服饰。一时间,她成为了同学们眼中的“偶像人物”,非常得意。
(1)张某的行为是一种什么心理的表现?
(2)这种心理健康吗?为什么?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政法机关提出的工作要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向往和追求,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我们在追逐“中国梦”的道路上,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也是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理当成为撑起“中国梦”的重要基石。有权利公平,梦想才能起飞;有机会公平,奋斗才有动力;有规则公平,社会才能进步。
为了进一步理解公平正义的重要性,某校八年级(2)班决定开展以“维护正义 共筑中国梦”的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准备】
(1)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分)
【问题再现】
(2)请你列举生活中存在的不正义的现象。(至少两例)(2分)
【态度阐述】
(3)请问你如何做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中学生。(4分)
探究情景,回答问题
情景一:小林是一位篮球迷,在上学的路上,同学叫他逃课看NBA,小林婉言谢绝,继续去学校上课。
(1)小林自觉履行义务。(1分)
(2)他履行这一义务的法律依据是《》、《》
情景二:同桌偷看了我的日记,并在同学中传播其内容。
(1)同桌侵犯了我的权利。
(2)我的正确做法是:。
情景三:一天,我和父亲意外发现,我的头像被印制在一家公司的广告宣传画上。
(1)这家广告公司侵犯了我的权利。
(2)我的理由是。
情景四:小汪因琐事与同学小强发生争执,一气之下将小强的自行车砸坏。小强要求小汪赔偿修车费用,小汪拒绝了。
(1)小汪侵犯了小强的权利。
(2)小强维权的正确途径有:。